发布人:潘雪辉 北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
主持人:饶恩铭 北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与科技教育科负责人
北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与科技教育科负责人 饶恩铭: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出席北海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医疗保障专责小组办公室新闻发布会。
今天例行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是北海市扶贫开发医疗保障工作完成情况,并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
首先向大家介绍在发布席上就座的各位领导:
北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潘雪辉女士,北海市医疗保障局待遇保障科负责人杨建女士,北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基层科科长韩青云女士。
我是北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饶恩铭
下面,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潘雪辉女士向大家通报北海市扶贫开发医疗保障工作完成情况
北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 潘雪辉:
各位来宾,新闻媒体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北海市扶贫开发医疗保障工作》新闻发布会。首先,我仅代表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医疗保障专责小组,向莅临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各位来宾和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一直以来关注、支持我市扶贫开发医疗保障工作的各级领导和媒体记者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由我向大家介绍通报北海市脱贫攻坚医疗保障工作完成情况。
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医疗保障专责小组围绕实现贫困人口“有制度保障看病、有地方看病、有医生看病”和“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的基本医疗有保障目标,扎实开展健康扶贫和医保扶贫工作,圆满完成医疗保障各项任务。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应有贡献。
(一)基本状况
北海市2016年底未脱贫贫困人口9341户39683人,其中因病致贫1916户8027人;截至2020年9月30日,北海市在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005户54767人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其中因病致贫2010户8576人。落实贫困患者分类救治政策,截至2020年11月30日,广西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健康扶贫系统统计北海市贫困人口因病致贫核准率为100%,“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救治率为100%,“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救治进展率为99.99%,“重病兜底保障一批”救治进展率为100%,以上指标均排全区前列。
二、多措并举、靶向施策,全面完成扶贫开发医疗保障各项任务
(一)全面落实“198”医疗保障政策
各部门同频共振,强化沟通协作与数据对接,确保参保、救治、兜底保障不漏一人。截至2020年11月30日,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4775人,不符合参保条件的现役军人58人,应参保54717人,已参保54717人,参保率达到100%。未脱贫、2年继续扶持期内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救治12790人次,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93.55%;门诊特殊慢性病救治17940人次,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86.82%。
(二)加强门诊特殊慢性病认定工作
根据“早发现、早报告、早认定、早办卡、早享受待遇”的思路,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健康扶贫工作若干措施的通知》等文件,把高血压、糖尿病认定权限下放给基层医疗机构,简化贫困患者认定备案手续,优化发卡程序,进一步落实“先享受待遇后备案”制度,确保贫困人口享受门诊特殊慢性病待遇。充分发挥帮扶干部和村医的优势,定期进村入户对我市建档立卡贫困户、边缘户疑似门诊特殊慢性病患者开展拉网排查,排查结果及时上报,抓紧组织认定,通过认定后及时发放慢病卡,确保应办尽办。截至2020年11月30日,门诊特殊慢性病已认定备案的贫困患者共有8620名,发放慢病卡8620张。
(三)强化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工作
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对贫困人口住院全部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将“一站式”结算范围从原来的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扩大到市内所有定点医疗机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一站式”结算窗口均可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二次报销、医疗救助和政府兜底“一站式”系统直接结算,所有费用“一票式”体现。定点村卫生室实现医保直接结算,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高血压、糖尿病这两种门诊特殊慢性病在定点村卫生室治疗时,可通过“村医通”直接享受门诊特殊慢性病待遇。
(四)强化村卫生室建设
县区共投入资金472万元,新建了18个政府办标准化村卫生室、为104个村卫生室配置医疗设备,医保部门为362家村卫生室安装了医保结算设备“村医通”;各县区对政府办村卫生室进行了统一业务用房布局、统一挂牌、统一设备配置、统一制度上墙,使村卫生室和工作人员面貌焕然一新,为乡村医生提供更加完善舒适的工作场所,为村民提供更好的就医环境。全市23个乡镇卫生院和334个政府办村卫生室均达到国家标准化要求,国家基本药物配备达标。实行乡村医生“双监督”工作机制,由村卫生室所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委各安排1名工作人员担任监督人,在村卫生室门口增挂村卫生室监督责任人告示牌,明确监督人责任。进一步压实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管理主体责任,规范提供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和家庭医生签约等服务。保障贫困人口在家门口“有地方看病”。
(五)完成基本医疗保障战役项目建设
铁山港(临海)工业区人民医院项目已完成建设并于2020年8月投入使用;合浦县中医医院住院综合业务用房项目已封顶并完成主体建设验收,全部进入装修阶段,计划2020年12月底完工;合浦县曲樟乡卫生院和闸口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已完成建设,并于2020年8月份投入使用,全市乡镇卫生院已100%达到国家和自治区标准化建设要求;14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和65个村卫生室设备配置已于2019年完成并投入使用。保障贫困人口在县域内“有地方看病”。
(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全面落实全科医生培养和使用激励机制。全市累计培养全科医生508人,每万人培养全科医师人数2.95人,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完成55名农村订单定向医学本、专科生招生任务和签约工作,村卫生室订单定向生完成招生96人。2020年已毕业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14人。2020年住培(助理全科培训)结束到基层参加工作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24人,开展乡村医生培训,共培训乡村医生500名。保障贫困人口“有医生看病”
(七)推动医联体医共体建设
制定建设规划和网格化管理方案,对医联体建设做出规划和实行网格化管理。在已有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市县“三二”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工作,指导督促合浦县和铁山港区扎实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落实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业务管理和指导责任,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截至2020年9月底,我市建有医疗集团2个、三二医联体2个、三二一医联体1个,专科联盟60个,远程医疗协作网6个,县域紧密型医共体3个,参与医共体建设的乡镇卫生院21家,乡镇卫生院参与率91.3%。进一步保障贫困人口在县域内“看得好病”。
(八)落实乡村医生“乡聘村用”政策
通过“一转、二包、一规范、五统一”的做法,保障乡村医生待遇,确保了每个政府办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以上合格的乡村医生。使我市乡村医生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乡村医生归属感明显增强。2020年,市县财政共投入“乡聘村用”专项经费1062.41万元,全市334个政府办村卫生室共聘用乡村医生357人,确保了每个政府办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以上合格的乡村医生。二是乡村医生执业行为进一步规范。乡村医生按时在岗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服务水平和态度不断提升,村卫生室医疗环境不断改善,保障了村民“小病不出村,大病不耽搁”。三是村卫生室实现医保结算,全市政府办村卫生室均纳入医保系统监管、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医疗收费价格。四是乡村医生工作责任进一步夯实,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服务网底作用充分发挥。进一步保障贫困人口在家门口“有医生看病”。
北海市以乡聘村用“小切口”,撬动了基层卫生“大变化”,实现了村民“小病不出村”、健康扶贫政策落地见效的目标,为打赢脱贫攻坚基本医疗保障战役提供了有力保障。我市《广西北海市全面实施乡村医生“乡聘村用”织牢兜底保障网巡礼》、《决战决胜脱贫战健康扶贫开新路》等10条健康扶贫信息获得了学习强国、人民周刊网等媒体报道。
同志们,下一步,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继续优化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起成熟可行的分级诊疗制度,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健全医疗保障政策体系,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因病致贫返贫。以饱满的热情和加扎实的作风,积极推进医疗保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同时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克难攻坚,努力开创北海卫生健康和医保事业新局面,为健康北海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谢谢大家!
北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与科技教育科负责人 饶恩铭:
谢谢潘雪辉副主任的通报。
下面是记者提问环节,请各位媒体朋友就你们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前还是按照惯例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记者:如何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北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基层科科长韩青云:谢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我回答这个问题。
一是落实自治区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和使用工作,指导县区用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充实乡镇卫生院人才队伍;指导县区落实基层医疗机构激励政策、全科医生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待遇,稳定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
二是落实好村卫生室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和使用,不断充实乡村医生队伍,使乡村医生队伍不断年轻化,加强村卫生室服务能力。
三是继续实施乡村医生“乡聘村用”,保障全市334个政府办村卫生室至少有1-2个合格的乡村医生,确保健康扶贫“最后一公里”的畅通。
记者:基本医疗保险实现了全覆盖,请问如何解决村民在家门口享受医保待遇的问题?
北海市医疗保障局待遇保障科负责人杨建:谢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我回答这个问题。
为打通医保结算“最后一公里”,我市自2019年8月为349条行政村的362个村卫生室免费安装了医保结算设备“村医通”,“村医通”覆盖率达到100%,全部顺利开展医保结算。
参保村民在定点村卫生室看病,可以报销75 %,一年报销200元;2020年7月起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高血压、糖尿病在定点村卫生室治疗取药时,可通过“村医通”直接进行门诊特殊慢性病医保结算,报销比例为85%,贫困人口报销比例为95%。
从2019年8月16日至2020年11月20日,通过“村医通”进行医保结算累计达15.93万人次,医保结算336.54万元。
记者:如何巩固医疗保障成果,减少因病致贫返贫?
北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基层科科长韩青云:谢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我回答这个问题。
一是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关于建立健康扶贫监测预警机制要求,加强对全市重点人群进行核实和跟踪预警,巩固健康扶贫成效,坚决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持现行基本医疗保障标准不松懈,抓好精准防贫工作,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100%享受基本医疗保障政策,统筹医疗保障政策和医疗资源解决问题,防止因病出现新的返贫和致贫。二是建立健康扶贫长效机制。在脱贫攻坚过程中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的有效的健康扶贫政策和工作机制,逐步形成长效制度机制,有关部门合力接续推进减贫工作。三是加强与县域医共体建设融合推进。构建“县强、乡活、村稳、上下联、信息通”优质高效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四是与健康北海建设融合推进。坚持预防为主方针,将健康促进攻坚行动与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合理膳食行动、健康环境促进行动相结合,提升健康素养,引导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将落实新生儿疾病筛查、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两癌筛查等公共卫生项目与妇幼健康促进行动相结合,提升妇幼健康水平;将重大传染病地方病攻坚行动与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控行动相结合,按照专病专防思路,持续推进,从源头上预防因病返贫。
北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与科技教育科负责人 饶恩铭:
好,记者提问环节就进行到这里。谢谢各位领导和嘉宾,谢谢各位媒体记者朋友。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