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许 辉 北海市市政管理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主持人:林受伟 北海市市政管理局市容广告科科长
北海市市政管理局市容广告科科长 林受伟: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为了让广大群众了解我市生活垃圾终端处理项目建设和运营情况,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进一步激发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活垃圾分类指示批示精神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倡低碳生活,形成北海生态文明良好风尚,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建设碧水蓝天美丽北海。今天,北海市市政管理局在这里举办北海市白水塘生活垃圾处理厂应急填埋场工程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由北海市市政管理局、北海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和北海市白水塘生活垃圾处理厂相关领导就有关情况为我们答疑解惑。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市直新闻媒体及网络媒体的记者朋友们。
首先由我向大家介绍发布席上就座的各位领导:
在发布席正中位置就坐的这位领导是北海市市政管理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许辉
在许辉副局长左侧就坐的这位领导是北海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副主任 李庆德
在我隔壁就坐的这位领导是北海市白水塘生活垃圾处理厂厂长 陈海
我是北海市市政管理局市容广告科科长 林受伟
下面,有请许辉副局长就北海市白水塘生活垃圾处理厂应急填埋场工程情况作介绍。
北海市市政管理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许辉:
各位来宾,新闻媒体记者朋友们:
大家好!非常感谢各位一直以来对北海市环卫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下面我介绍一下我市今年第一批重点项目之一——北海市白水塘生活垃圾处理厂应急填埋场工程的建设情况。
一、一期填埋场基本情况
北海市白水塘生活垃圾处理厂一期填埋场占地约234亩,于1997年9月开工建设,1998年10月投入运行,2009年进行了改扩建,改扩建后的填埋场设计库容为290万立方米,设计日处理能力为700吨,截至2020年10月27日停止接纳生活垃圾,共填埋处理生活垃圾约502万吨并达到填满封场条件,为改善北海市的人居环境作出了巨大的贡献。2002年和2006年,市垃圾处理厂卫生填埋场先后两次获得中国环卫协会和建设部颁发的“Ⅰ级无害化填埋场”称号。2012年,市垃圾处理厂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运营管理示范单位。
二、应急填埋场建设情况
北海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原选址于市垃圾处理厂内,由于受附近机场净空控高的影响而另行选址建设,目前已进入工程施工招投标阶段,预计2022年建成投入使用。
在焚烧发电项目建成投产前,为解决一期填埋场填满封场后全市的生活垃圾处置问题,2019年5月市政府同意立项建设市垃圾处理厂应急填埋场并于2020年7月31日开工。该项目选址位于市垃圾处理厂原预留的二期填埋场建设用地内,占地约143亩,设计库容165万立方米,设计处理规模为768吨/天,项目概算总投资约9000万元。
应急填埋场库区底部和边坡的防渗系统均采用1.5mm+2.0mm的HDPE土工膜双层复合防渗。由于应急填埋场的建设期约需10个月,为保障新旧填埋场处置垃圾的无缝衔接,应急填埋场设计为五个区,采取分区建设、分区验收投入使用的模式实施。目前5号库区已于2020年10月通过竣工验收,并于一期填埋场停止接收垃圾之日投入使用。
应急填埋场在北海市城市垃圾处置项目建设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接纳处置北海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成投产前的生活垃圾,使北海市的生活垃圾处置项目建设顺利衔接,避免出现‘垃圾围城’窘境,而且可以解决我市生活垃圾产生量超出焚烧发电项目处理规模(1400吨/日)之外的原生生活垃圾填埋和焚烧发电项目停炉检修期间或设备出现较大故障、停炉时间较长的极端情况下原生生活垃圾的应急填埋问题。
三、近几年生活垃圾终端处理完成情况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服务范围的扩大,特别是2018年我市环卫保洁市场化服务全覆盖后,“一县三区”及其乡村转运进厂处理的生活垃圾急剧增加,目前该厂平均每天接纳处理的生活垃圾量约1800吨。近五年来生活垃圾处理量具体为:2016年,处理量为36.66万吨,日均约1000吨;2017年,处理量为40.45万吨,日均约1108吨;2018年,处理量为55.21万吨,日均约1510吨;2019年,处理量为68.84万吨,日均约1886吨;2020年1-11月份,处理量为60.6万吨,日均约1809吨。每年同比增加分别为:10%、36%、24%、-4%。
四、下一步计划
(一)加快完成应急填埋场工程建设
计划2021年4月应急填埋场整体竣工验收投入使用。
(二)加快推进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
北海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目前已进入工程施工招投标阶段,预计2022年将建成投入使用,届时,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市垃圾处理方式,垃圾在无害化处理的基础上,焚烧发电、变废为宝,实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既能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又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循环经济的发展。项目的实施将为改善我市城乡环境,建设北海市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实现各种“创城”工作发挥重要作用。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谢谢大家!
北海市市政管理局市容广告科科长 林受伟:
谢谢许辉副局长的情况介绍。下面是记者提问环节,请各位媒体朋友就你们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提问。
记者:北海市白水塘生活垃圾处理厂服务区域包括什么范围?怎么样对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市政管理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许辉:北海市白水塘生活垃圾处理厂填埋场是北海市唯一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服务范围涵盖北海市“一县三区”约180万人口,包括海城区、银海区、铁山港区、涠洲岛、合浦县及其所有乡村。
北海市“一县三区”的生活垃圾经转运车运输进入市垃圾处理厂后,先过磅再运到填埋场上倾倒,经过推土机摊铺后;使用压实机进行压实,形成垃圾堆体;接着使用生物药剂喷洒进行灭蝇、除臭;最后使用泥土或覆盖膜等进行覆盖处理。生活垃圾填埋后会进行厌氧反应,产生的填埋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俗称沼气)由收集导排系统导排至填埋气发电站进行燃烧发电,目前每天可发电量6万度左右;产生的垃圾渗滤液经渗滤液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放。
记者:应急填埋场建设的作用是什么?
北海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副主任 李庆德:是为了一期填埋场填满封场后,北海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未建成投入使用前而建设的,项目建成后,一可保障全市的生活垃圾得到持续妥善处理,避免出现“垃圾围城”的窘境;二可解决我市生活垃圾产生量超出焚烧发电项目处理规模(1400吨/日)之外的原生生活垃圾填埋;三是解决焚烧发电项目停炉检修期间或设备出现较大故障,停炉时间长的极端情况下原生生活垃圾的应急填埋。
记者:应急填埋场如何确保地下水不受到垃圾渗滤液的污染?
北海市白水塘生活垃圾处理厂厂长 陈海:应急填埋场库区的四周建设有环场围堤,其底部和边坡的防渗系统均采用“500mm压实粘土保护层+1.5mmHDPE膜+6.0mm土工复合排水网+2.0mm HDPE土工膜”的双层复合防渗层防渗,防渗膜上的垃圾渗滤液会及时导排至渗滤液处理站进行处理,不会下渗污染到膜下的地下水。
记者:应急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规模及工艺是什么?
北海市白水塘生活垃圾处理厂厂长 陈海:渗滤液处理规模250t/d,处理工艺采用“两级碟管式反渗透(DTRO)”工艺,渗滤液经处理后70%的出水水质达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表2规定的排放标准,剩余约30%的浓缩液采用本厂现有的(预处理+机械蒸发)工艺处理,经蒸发后最终仅剩下约2%含水率60%的固体污泥返回填埋场进行填埋。
北海市市政管理局市容广告科科长 林受伟:
好,记者提问环节就进行到这里。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