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海日报》报道,5月17日,由海城区委人才办牵头,共青团海城区委和海城区文旅局共同打造的首批“海城青年人才驿站”正式启动,为初到珠城就业创业、实习实训、见习调研的青年人才提供贴心服务,解决其临时周转住房问题。近年来,北海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为筑巢引凤频频出招,人才政策不断出炉,人才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巢暖凤自栖。人才引进的本质是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聚”是手段,“用”是目的。“引进来”需“用得好”,方能“留得住”。只有将“引进”“培养”“使用”三个环节都重视起来,才能促进北海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抢占先机,激发人才发展活力,加快推进品质北海、魅力北海建设。
因地制宜引进人才。北海作为全国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之一,对各类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求贤若渴,近年来积极构建人才流动便利机制,出台“领航人才计划”和“珠城聚才工程”,连续数十年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率先在全区开通引进人才“绿色通道”,创新出台“先挂后任”,积极落实安家补贴、导师带徒、周转住房待遇等政策,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北海高质量发展中来。
量身定制用好人才。“人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富强不足谋也。”从宏观角度来看,用好用活各类人才需做好现有各类人才摸排调查,根据各单位发展实际需要和人才自身特长,为人才提供“量身定制”的专职岗位,建立科学有效的奖励和晋升机制,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从微观角度来看,要建立健全引进人才跟踪培养机制,通过定期培训、挂职锻炼、外出考察、交流学习等方式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
健全制度保护人才。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呼唤人才也造就人才的伟大时代。为防止引进人才“水土流失”,在留才工作中要“六步走”——思想上高度重视、感情上积极贴近、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大胆使用、生活上真诚关心、待遇上及时保障,从而不断增强人才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要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构建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版权声明:任何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北海日报社旗下《北海日报》及其数字报和微信公众号、微博、视频号、抖音号,“晚观北海”微信公众号,北海新闻网及其微博、北海通讯APP等媒体平台的作品(包括不限于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均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并支付稿酬。对侵权行为,北海日报社将采取维权措施,届时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侵权人承担。
版权合作联系电话:0779-2037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