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评
有勇有谋的救人英雄值得点赞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当时风浪很大,但没想那么多,只有一个念头,赶紧把人救上来。”近日,在《北海日报》记者的采访中,叶维法回想起当时孤身勇闯激浪救起一条生命的经过时,只是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

叶维法是北海市廉州湾游艇俱乐部有限公司的员工,也是见义勇为模范、退伍军人。5月6日18时50分许,叶维法正在侨港沙滩帆船露营基地休息,突然听到一名女子大声呼救,一男子在侨港海滩附近游泳时,不慎被卷入了深海区。叶维法闻讯立即展开营救,孤身在激烈的风浪中前行,终于将溺水男子成功救上岸。好样的!我们为叶维法这样的见义勇为行为点赞!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叶维法第一次救人了,他曾在茫茫大海之中“抢回”6条生命。今年1月9日,他入选第十届广西见义勇为模范。一个人做一次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多次做好事。我们从叶维法身上看到了见义勇为的品质,看到了“好人基因”在北海的一脉相承、代代相传。

这些年,见义勇为现象层出不穷,叶维法就是我市众多见义勇为先进典型中的一例。对此,相关部门及时认定其见义勇为行为,用奖善的机制去弘扬这种正气,以激励涵养满满的社会正能量。社会各界也是大力肯定、宣扬见义勇为精神,切实增强见义勇为人员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希望更多人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投身到无私奉献的行列中来,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其实,笔者认为,此次值得称赞的不只是叶维法孤身勇救溺水者的见义勇为,更是他的“见义智为”。从报道中可知,面对溺水者,他并不是盲目采用冲浪板施救,而是巧用岸边集装箱上的桨板,桨板不仅可以承受2个人的重量,也适合在激烈的风浪中前行,因而大大降低了施救的风险,也才顺利带着男子游回了岸边,这就是科学“智救”,也就等于大幅降低了见义勇为的成本。这种有勇有谋的做法,显然更值得点赞和提倡,更值得人们去学习。

一直以来,见义勇为、勇于救人而英勇献身的报道也频频见于媒体。相比于“见义勇为”,我们更应该鼓励“见义巧为”和“见义智为”。专业的见义勇为行为,往往能够更好地救人于危机之中;不专业的见义勇为行为,有时候不仅不能达到救人目的,可能还会适得其反。因此,我们不仅要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大张旗鼓地宣传见义勇为英雄模范和先进事迹,还要鼓励和倡导科学、合法、适当地“见义智为”,如此必将催生更多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花朵,助推和谐北海平安北海建设。

编辑:卫俊旭
相关稿件

版权声明:任何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北海日报社旗下《北海日报》及其数字报和微信公众号、微博、视频号、抖音号,“晚观北海”微信公众号,北海新闻网及其微博、北海通讯APP等媒体平台的作品(包括不限于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均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并支付稿酬。对侵权行为,北海日报社将采取维权措施,届时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侵权人承担。

版权合作联系电话:0779-2037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