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评
以最严格耕地保护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近日,《求是》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切实加强耕地保护 抓好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深刻阐述了加强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了加强耕地保护的总体思路和关键举措,突出强调要抓好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近年来,北海市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在全区率先建立“田长+检察长+警长”耕地保护治理新模式,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彻底扭转了自2009年以来耕地逐年减少趋势,在2022年首次实现耕地净增加。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投资9.56亿元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建成19.3万亩高标准农田。我市从全国293个地级市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第一批6个整地市级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市之一。全面落实耕地占补平衡,严格按照“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原则,落实耕地数量指标约1000公顷、水田规模指标约250公顷、粮食产能指标约1300万公斤用于建设项目耕地占补平衡,补充耕地数量大于各类建设项目占用数量。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全市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依然存在,守住耕地红线的基础还不够牢固,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极为繁重,农田水利设施欠账还比较多。因此,必须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采取有力有效措施,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压紧压实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落实田长制,以零容忍态度坚决遏制乱占耕地违法行为,推动全市形成耕地保护高压态势,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筑牢粮食安全底线。坚持关口前移,强化基层治理,加强事前监管,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作用,扎实做好日常巡田巡查、数据收集、违法行为劝阻制止、卫片图斑核查核实等工作,做到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尽量避免群众不必要的损失。

提升耕地质量,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今年起,我市计划用4到5年时间建设高标准农田约96万亩,把全市连片200亩以上的基本农田全部建成“田成方、地成块、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围绕农田质量高、产出能力高、抗灾能力高、资源利用效率高的“四个高”目标要求,采取水利设施建设、地块归并整理、地力培肥等措施,进一步改善耕作条件,实现土地亩均粮食产能提高10%到20%,做到节水、节肥、节药、节人工,稳产高产,大灾少减产,小灾不减产,一般年景多增产。

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充分发挥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作用,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管理制度,推动土地规范有序流转,实现土地“小块并大块”,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在土地连片流转过程中,要坚持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原则,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不搞一刀切,不搞一阵风,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切实把惠民利民的好事办好。

结合招商引资,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立足农业产业发展,吸引城市资本到农村投资兴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把土地充分利用起来是最好的管护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产业带动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农业龙头企业,进行土地连片开发和综合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同时,结合农业企业需求完善配套设施,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最大化满足农业现代化、机械化、规模化生产需求。

加强技术攻关,用好沿海撂荒地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适度开发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可以补充耕地面积。北海共有15个沿海乡镇的一些耕地不同程度存在盐碱化问题,我们要结合北海实际,加大海水稻新品种的引进和筛选,确保农民用种需要和用种安全。完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赴先进发达地区学习考察成熟的海水稻种植技术,并进行大面积推广,提升全市海水稻产量。(代欣)


编辑:卫俊旭
相关稿件

版权声明:任何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北海日报社旗下《北海日报》及其数字报和微信公众号、微博、视频号、抖音号,“晚观北海”微信公众号,北海新闻网及其微博、北海通讯APP等媒体平台的作品(包括不限于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均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并支付稿酬。对侵权行为,北海日报社将采取维权措施,届时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侵权人承担。

版权合作联系电话:0779-2037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