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光明日报》报道,在浙江宁波某社区,一群退休的阿姨们组成志愿队。“反正都接外孙,顺道把邻居家的孩子一起接回来”,“共享奶奶”因此得名。不少网友为这样的公益互助模式点赞。
点评:“共享奶奶”是以爱之名的一场共赢。确实,对于那些双职工家庭来说,工作时间的不灵活让其长期面临接孩子放学难题,同社区的“共享奶奶”帮忙接送孩子,可以说解了家长们的燃眉之急。而对于参与志愿服务的“奶奶”们来说,互助带娃让她们在社会关系网络中重新找回自身位置,收获新的价值感、归属感和认同感,让老年生活更加有滋有味。“共享奶奶”虽然只存在于一些社区,但让人们重新认识和定义邻里关系。守望相助,唤醒并凝聚人们彼此间的情感,进而延伸为一种关于共同体的意识。这种不断增强的信任和日益充盈的爱意,给身处其中的人以更持久的温暖和滋养。接孩子放学,一直是困扰双职工家庭的难题。为了破解此难题,一些学校推出课后延时服务,社会上一些小饭桌机构应运而生,还有一些用人单位探索弹性工作制,允许员工在孩子放学时段请假,之后补回所缺工时即可。但小饭桌潜藏的食品安全隐患、繁忙的工作与接孩子放学的矛盾冲突等问题,让一些家长进退两难。接孩子放学看似事小,但在积极生育的政策背景下来看,兹事体大。当然,无法说接孩子放学难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育意愿,但毋庸讳言,这些小事同样会左右人们对生育成本的评估和测算。完善积极生育支持政策体系,还有赖于相关政府部门和机构提供更加丰富、精准和细致的公共服务。因此,不妨总结和推广“共享奶奶”式互惠互助的做法和经验,以更灵活也更具温度的方式破解这些生活中的难题,润滑我们的生活。
版权声明:任何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北海日报社旗下《北海日报》及其数字报和微信公众号、微博、视频号、抖音号,“晚观北海”微信公众号,北海新闻网及其微博、北海通讯APP等媒体平台的作品(包括不限于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均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并支付稿酬。对侵权行为,北海日报社将采取维权措施,届时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侵权人承担。
版权合作联系电话:0779-2037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