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旅游”,是今年文旅市场的热门词之一。
何为“反向旅游”?据媒体报道,“反向旅游”即人们在节假日避开人流密集的热门旅游景点,选择到相对冷门的小地方度假。这种旅游主打“不计划、不赶趟、不打卡”,追求松弛感。
“反向旅游”早已不是新鲜事,近年来持续走红,形成潮流,折射出越来越多人开始转变旅游观念,更加注重旅游体验感的提升。
旅游,本就应该是一件充满诗情画意、愉悦身心的事情。从前舟车马很慢,旅行不得不慢。有诗为证:“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然而,慢慢走、细细看,体验感更深。多少文人骚客在这样的慢游中,留下无数名篇佳作,成就大量名胜古迹,令人心驰神往。
如今,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交通网络四通八达,交通工具多样快捷,让人们出行更加方便,旅游方式更加多元。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人把旅游当成了一项任务。到达目的地、拍照打卡、发朋友圈,证明自己“到此一游”后,又匆匆奔赴“下一站”。这样走马观花的“赶场”式旅游,有点像猪八戒吃人参果,好像吃了,又好像没吃,体验感明显不足。
可是,现代社会节奏太快,不是所有人都有足够的空闲时间放慢脚步,要实现“说走就走”的旅行并不容易。因此,每逢节假日,扎堆打卡热门景点仍是主流。每个旅游者的情况不一样,“反向旅游”闲适自得,“赶场”式旅游也有欢喜,不管选择什么样的旅游方式,适合自己的,便是最好的。且行且快乐。
旅游之乐,有些是旅游者自己给的,比如旅游观念的转变,旅游线路、交通工具甚至旅游伙伴的选择等等,而多数快乐还是从旅游目的地获得。比如优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淳朴的风土人情、可口的特色美食、优质的旅游服务等等,都能为游客们提供情绪价值。
最近,随着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热播,大美新疆阿勒泰火爆出圈,成为无数人心目中的“诗与远方”。前往阿勒泰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而阿勒泰的厕所因简陋问题也跟着上了热搜,与绝美风景形成强烈反差。对此,阿勒泰地区文旅局局长德丽达·那比表示,在旅游服务质量方面,他们将继续改善基础性服务,比如补充移动式厕所,优化区间车线路,提升餐饮服务质量、住宿质量等等。“今年我们还会在景区加大张贴投诉电话,网友哪怕半夜给我打电话都行,只要能把问题解决好。”
这番诚意满满的回应,获得了很多网友的理解和支持,也值得其他地区深思。流量时代,任何一个地方随时都有可能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各地都应自问:“我们做好迎接‘泼天富贵’的准备了吗?”要赶紧看看自家还缺什么、短什么,尽快补齐,“抄好作业”,竭尽全力为游客提供足够好的旅行体验。那些没有流量焦虑、旅游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的著名城市或景区景点,并不代表可以躺平,而是应该精益求精,针对文旅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综合服务质量予以优化提升,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努力留住更多游客的脚步,赢得更多游客的心。
“乘兴而来,尽兴而归”,是人们对每一次旅游的期许。良好的体验感,是旅游的主要驱动力,也是旅游的重要意义。期待各方全力以赴,各显神通,以最大的诚意、最好的形象迎接八方来客,让美好体验成为旅游的“主打歌”,让每个旅游者的旅程“一路生花”,快乐飞扬,幸福满满。(黄写写)
版权声明:任何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北海日报社旗下《北海日报》及其数字报和微信公众号、微博、视频号、抖音号,“晚观北海”微信公众号,北海新闻网及其微博、北海通讯APP等媒体平台的作品(包括不限于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均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并支付稿酬。对侵权行为,北海日报社将采取维权措施,届时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侵权人承担。
版权合作联系电话:0779-2037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