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前不久,内蒙古自治区阿荣旗公安局破获一起挂床住院骗保案。2019年至2022年,村民蔡某买了多家保险公司的意外险,自己或伙同他人通过住院挂床的方式,多次骗取保险津贴共145050元。此后,许多村民找蔡某学挂床赚钱,蔡某便向每人收3000元好处费教他们如何操作。在蔡某唆使下,本案涉及200多人,短期内提出400余次理赔,其中一个村就有50多人集中性频繁投保理赔。
点评:夸大虚构伤情、住院挂床等行为不仅涉嫌骗取意外险赔偿金,也涉嫌骗取医保基金。这些村民行骗必然有医疗机构进行配合,否则住院挂床就难以实现,报销和理赔的票据也难以获得。在此案中,商业保险公司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发现猫腻,这说明不仅有医疗机构与这些骗保村民“打配合”,而且他们的手段还很“高明”。因此,惩戒这些骗保人员只是第一步,除此之外,更应该深挖他们背后的帮凶和黑色产业链。教人住院骗保成为一门“生意”,是“三假”(假病人、假病情、假住院)骗保的一个缩影。不少村民参与其中,说明打击欺诈骗保不能忽视普法教育,一旦医疗机构和参保者形成骗保利益共同体,其内部关系就难以打破。无论是医保基金,还是意外险等商业保险基金,都是患者的“看病钱”“救命钱”。织牢“病有所医”的保障网,既要有普惠性医疗保险,也要有补充性商业保险。打击欺诈骗保也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医保,做到“一个都不能少”。如此才能封堵医保基金流失的每一处漏洞,让患者获得的医疗保障更加全面和牢靠。
版权声明:任何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北海日报社旗下《北海日报》及其数字报和微信公众号、微博、视频号、抖音号,“晚观北海”微信公众号,北海新闻网及其微博、北海通讯APP等媒体平台的作品(包括不限于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均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并支付稿酬。对侵权行为,北海日报社将采取维权措施,届时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侵权人承担。
版权合作联系电话:0779-2037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