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小镇之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在这个远离都市,甚至距离三五万人的县城也有数十公里的小镇,空气里理所应当似的,满是静谧、孤独、远离尘世的味道。在小镇的夜晚,我一个人,像一条鱼游进夜色中的河水。

一条石板路从旅馆门口经过,牵着两排房子往旅馆左右两边延伸。房子都是用青砖建造的旧房子。小镇上,少有吵闹,也没有太多匆匆的行色,多的是无所求的说笑,信马由缰的目光。路是悠长的路,坎坷不平的路,一块一块长石条,如有榫头把它们串在一起,把纵横交错的街道细致而牢固地连接起来,安放好。

在小镇上,石板路是通向街道和夜色深处的唯一途径。

街上房子青砖的灰和石板路石条的白,正逐渐接近,趋向日落之后的颜色。这个时候,鲜有人声,固然显得有些落寞,但正因这样的寂静使小镇的寂静更加完整。

在小镇里走着走着,我迷路了。听说很多人都会迷路。这个小镇的房子和街道依八卦之意,大致建于三百年前。小镇由一条作为主干道的石板路引领,其间又细细长长有诸多小巷子互相穿插,四通八达。有时,拐过一个街角,又回到刚才走过的地方,让人有了迷惑,有了感叹,有了不知所措和意外惊喜。幸好,小镇上的人们似乎考虑过这个问题。他们把小镇的每一处房子都建得不雷同,让人即使回到起点也没有腻的感觉,不过是又得以重新感受一次古朴和踏实罢了。

不知道别人走进小镇是什么感觉,我是慢慢获得了一种欣喜,细细的、缓缓的,流水漫过般的滋润。也是生于古镇的人,到了这个小镇,我觉得像是久别重逢。迷路就迷路吧,让那些凹凸和不可预知的街口尽情迷惑,让那些木门、瓦片、石阶、石凳、戏台、墙角的枯草……像冬日里的棉被,覆盖我吧。

小镇之夜,那么安静。风绕着脚踝溜过,有点凉。鞋子和石板的摩擦声,回荡着。

走着走着,会和一些大树和流水不期而遇,那就是来到小镇的边沿了。不用俯下身去都知道,水是清澈的。清澈的水,在大大小小的石块间流泻。那潺潺的流水声,纯粹又绵长,像很多人平静走过。枝叶繁茂的大榕树下,还有人坐在树下的石凳上闲聊,有一搭没一搭的。从他们身边踱过,走过石桥,沿着流水转过几个弯,再拐过几个街角,抬头望望天,天已漆黑了。凭借着晃晃悠悠的灯光,发现自己竟然来到了小镇的入口。

我记得在进口处是有一块石碑的,然后就找,果真找到了。

石碑上面刻着小镇的名字:黄姚。


编辑:庞华坚
相关稿件

版权声明:任何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北海日报社旗下《北海日报》及其数字报和微信公众号、微博、视频号、抖音号,“晚观北海”微信公众号,北海新闻网及其微博、北海通讯APP等媒体平台的作品(包括不限于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均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并支付稿酬。对侵权行为,北海日报社将采取维权措施,届时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侵权人承担。

版权合作联系电话:0779-2037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