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中国迎来75周年华诞,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北海被列为全国首批进一步对外开放沿海城市40周年……这一年,在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北海市党员干部群众,按照“稳、准、变、活、实”要求,交出了一份难中求成、殊为不易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回首一起走过的2024,我们聆听奋进的号角:北海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绘就了开创北海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蓝图;我们沐浴改革的春风:北海码头集装箱年吞吐量首次突破100万标箱,邮轮入境北海旅游免签,北部湾国际邮轮母港开港首航;我们感受奋进的力量:合湛高铁广西段开工建设,35个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集中开竣工;我们品尝丰收的喜悦:全市粮食面积总产单产“四连增”,海鸭蛋产业进入全产业链发展阶段;我们见证拼搏的精彩:北海获得首枚奥运奖牌,成功承办2024“一带一路”国际帆船赛;我们为获得的荣誉喝彩:北海连续7年荣获设区市绩效考评一等等次,涠洲岛荣获年度国际“新可持续城市与人居环境奖”;我们为开启的新征程欢呼:北海市融媒体中心揭牌成立……
北海市融媒体中心聚焦定格这一个个不平凡的瞬间,推出了一大批有深度、有温度和有影响力的新闻报道。这当中,哪些新闻事件在您心目中最有分量,最能触动您的心弦?从今天起至1月27日,欢迎读者网友通过北海通讯APP进行投票,从21条候选新闻中选出您心目中的2024北海十大新闻。您投下的宝贵一票将成为评选的重要依据。
一起来看看如何参与投票
↓↓↓
评选办法
一、投票时间
2025年1月23日至27日(每日8:00-24:00)。
二、投票方式与规则
1.用手机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北海通讯APP,按照提示安装(此前已安装的跳过此步骤)。打开北海通讯APP,在首页点击“2024北海十大新闻评选”标识。
2. 必须选择10条新闻方可进行投票。
3.每人每天只有1次投票机会。
三、活动奖励
每次完成投票后,可有机会获得一个微信随机红包。
四、温馨提醒
严禁使用任何技术手段进行刷票及获取红包,一旦发现,将取消投票及获取红包资格,并追究法律责任。投票过程中,如有疑问可来电咨询:0779-2026848/2029832。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北海市融媒体中心所有。
北海市融媒体中心
2025年1月22日
21条候选新闻如下:
1
1月8日,中国共产党北海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暨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北海市委员会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重要讲话精神解放思想向海图强奋力开创品质北海、魅力北海建设新局面的决定》,提出要准确把握“稳、准、变、活、实”五字要求,解放思想、向海图强,不断开创北海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
2024年是北海被列为全国首批进一步对外开放沿海城市40周年。9月29日,市委书记蔡锦军、市长李莉共同出席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南宁举行的“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为纪念这一特殊年份,北海市融媒体中心经过精心策划,共推出25篇重磅报道、8个专版和70个广播电视专题,生动讲述北海这四十年的辉煌历程。
3
2024年,北海以“干就干最好、能快就不要慢”为导向,多项工作走在全区前列。我市连续7年荣获设区市绩效考评一等等次,连续5年创先争优排全区第一;获评2023年度全区平安市一档档次,群众安全感排名全区第一;在自治区2024年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中排全区第一名,实现“七连冠”。
4
12月29日,北海人民翘首以盼的合湛高铁广西段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约287.52亿元,建设工期四年,建成后将成为联通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粤港澳大湾区的便捷快速通道。
5
北海新闻宣传事业发展开启全新篇章。6月13日,北海市融媒体中心揭牌成立,市委书记蔡锦军出席揭牌仪式并揭牌。9月24日至26日,由中国地市报研究会、中共北海市委宣传部指导,北海市融媒体中心主办的地市媒体内容建设推进会暨“向海图强 开放发展”百家党媒看北海主题采访活动在北海举行。
6
“文化北海”建设活动周连续6年成功举办,六大类47项活动为历年最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12月1日至7日,以“北海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主题的活动周在我市举行,全方位展现“文化北海”建设新亮点新特色新活力。
7
北海港口运输能力迈上新台阶。3月24日,北部湾港开出首趟卷钢集装箱专列;6月19日,西部陆海新通道北海联运中心正式开通运营,是铁山港第一个铁路专用线入园集装箱货运枢纽综合货运站;12月16日,北海码头集装箱年吞吐量首次突破100万标箱。
8
一批大项目开竣工,为北海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支撑。12月15日,北海35个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集中开竣工,总投资338.37亿元,涵盖绿色化工、能源、高端纸业等多个领域。
9
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为北海旅游经济注入“源头活水”。5月15日起,邮轮入境北海旅游免签;11月15日,北部湾国际邮轮母港开港首航;12月17日起,北海福成国际机场口岸成为过境免签人员入出境口岸。
10
北海落细“民生清单”兑现“幸福账单”。截至2023年,市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连续5年保持在75%以上;率先在全区实现年度保障性住房建设目标任务;打通湖北路、云南路、金秀路等一批梗阻路;廉州湾大道二期建成通车;改造了200个老旧小区、579条背街小巷。
11
北海夯实粮食安全“压舱石”。2023年全市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02.03万亩,同比增长0.81%;全年粮食总产量32.15万吨,同比增长1.14%,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增幅均排全区第一,实现粮食面积总产单产“四连增”。
12
“最美海岛”涠洲岛喜获殊荣。北海涠洲岛荣获年度国际“新可持续城市与人居环境奖”(New SCAHSA·新飒飒奖),我市受邀参加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论坛年会和颁奖盛典,向全球推介涠洲岛;全国首个零废弃海岛——广西北海市涠洲岛典型案例入选生态环境部2023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为广西唯一入选;鳄鱼山景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
13
北海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是广西唯一入选城市。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不断创新突破,通过持续优化顶层设计、聚焦社会经济需求、构筑全域防控体系三大举措,全链条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激发实体经济发展活力,为建设品质北海、魅力北海贡献了知识产权力量。
14
北海海鸭蛋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北海海鸭蛋相关《标准》初步完成;6月,广西合天宝龙食品有限公司首票申报出口的海鸭咸蛋通过了北海海关查验,首次在香港上架销售;7月1日,北海海鸭蛋产业园正式开园,标志我市海鸭蛋产业进入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全产业链发展阶段。
15
北海文物保护迈出新步伐。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7月5日,我市出台全区首部文物保护措施规范性文件——《北海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办法》,为全市211处不可移动文物提供制度保障。
16
北海获得首枚奥运奖牌。我市培养输送的运动员曹利国在巴黎奥运会斩获银牌,追平中国在男子古典式摔跤项目上的奥运会最好成绩,是广西首枚摔跤奥运奖牌。
17
北海构建形成碧海蓝天绿水大环保格局。2023年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绩效工作16项具体指标得分排全区第一,四项空气指标、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排名全区第一;银海区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
18
北海成功承办国际性重大体育赛事。10月10日,由世界帆船联合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支持,自治区体育局、北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4“一带一路”国际帆船赛(中国北海站)正式启航,吸引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顶尖帆船运动员参赛。
19
北海强化海洋动物保护有“新招”。涠洲岛旅游区管委会、南京师范大学、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联合发布《涠洲岛观鲸指南》,这是我国目前唯一的鲸豚类观鲸标准。
20
罗汉松成为北海新品牌名片。4月2日,北海发出首张罗汉松销售国际单,销售额500万元:11月,市林科所罗汉松自治区林木种质资源库被认定为第二批自治区级林草种质资源库,也是广西建成的第一个罗汉松种质资源库。
21
多部门联手保护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斑海豹。6月,一只受伤的斑海豹相继在北海涠洲岛海域、地角海域出现,引起广泛关注,多部门联手保护斑海豹不受围观惊扰,并进行及时救助,经过救治,斑海豹逐渐恢复健康。
版权声明:任何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北海市融媒体中心享有版权的作品(包括但不限于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须取得书面授权。对侵权行为,本中心将采取维权措施。
版权合作联系电话:0779-2037559
法律顾问:广西海望律师事务所
吴松周 简家艳 李仕伟 0779-3200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