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陈敬恩 北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
主持人:曾伟先 北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
北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 曾伟先: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上午好!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作为支撑“十三五”时期城镇化健康发展和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需要树立城市系统思维,着眼长远、统筹规划,加快补齐短板,优化空间布局,提高运行效率,促进市政基础设施的增量、提质、增效,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基础。2019年,我局继续深入实施城乡建设管理大会战,着力补齐市政基础设施短板、改善群众的生活条件,全力推进2019年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让百姓分享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成果。为了回应媒体和公众的关切,今天北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在这里举办“北海市2019年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新闻发布会”。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自治区主流媒体、市直新闻媒体(含网络媒体)等多家媒体的记者朋友。此外,我们还邀请了北海市各相关单位的代表、网络宣传员以及部分网友代表,欢迎大家的到来。
首先向大家介绍在发布席上就座的各位同志:
北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敬恩先生;
北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建科科长廖竹如女士;
我是北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曾伟先。
今天的发布会有两个环节,一是情况汇报,二是记者提问。下面,有请陈敬恩先生通报我市2019年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完成情况。
北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敬恩:
各位来宾,新闻媒体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各位一直以来对北海市住建局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今天由我向大家通报2019年我市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情况。
一、北海市2019年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完成情况
2019年,我市深入实施城乡建设管理大会战,城镇基础设施项目呈现规模大、推进快的局面,投资较去年增幅较大。1-11月我市基础设施投资额为48.4亿元,同比增长44.8%。预估全年投资额达5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40%以上。
(一)城市道路交通环境进一步优化。2019年我市继续实施阻梗路畅通工程,美景路(天隆-云南路)、河南路(北海大道-西南大道)、武昌路(上海路-河南路)等19条阻梗路开工、续建;长沙路(杭州路-银滩大道)、江苏路(上海路-南珠大道)等12条道路(含阻梗路)建成通车;对外连接主干道南珠大道和北海大道东延线扩建工程完成建设,西南大道东延线建设持续推进;实施主城区和海洋产业新区连通工程,西村港跨海大桥3月开工,8月施工主栈桥贯通两岸;银滩区域路网不断完善,新世纪大道(金海岸大道-侨景路)、侨景路(新世纪大道-金春路)基本建成通车;年内主城区30条小街小巷完成改造提升。
(二)生态立市行动不断推进。北海生态环境治理标志性项目冯家江水环境治理工程2019年全面铺开建设,治理16.8公里长的水域环境,推进生态修复,打造向市民开放的城市绿色长廊。银滩大道以南933亩“滨海活力区”基本建成,治水截污、生态修复初见成效。
(三)环保基础设施处理能力继续提升。2019年继续推进城市污水管网与新建道路同步建设,污水管网覆盖面不断扩大;大冠沙污水处理厂近期管网工程建成通水,大冠沙再生水厂主体基本建成;大墩海泵站、大冠沙1号泵站等一批污水处理设施建成投入使用,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硬件不断完善;污泥处置中心完工进入调试阶段;全面实施17个镇级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工程,南流江沿线的5个镇完成21公里管网铺设,切实提高镇级污水处理厂负荷率。
(四)一批公园绿地民生工程启动建设。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市民生活质量,2019年海丝路广场、黄金北岸等公园绿地建设项目持续推进;南珠市民广场、银滩西区滨海绿道、铁路明渠东段绿廊等一批景观绿地开工建设。
(五)城区供水设施建设改造加快推进。2019年北郊水厂提标改造工程完成建设,中心城区结束单一的地下水源供水模式,实现地表水和地下水并网供水的格局,初步解决近年来我市供水紧张的局面;持续开展城区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工作,2019年完成30公里以上供水管网建设改造,进一步提高城市供水安全。
二、主要做法
(一)主动担当作为,提前谋划部署
市住建局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实施城乡建设管理大会战的工作部署,主动担当、主动作为,积极策划项目,供市委、市政府决策。2019年共谋划两批市政基础设施重点项目143个,其中开工项目73个、续建项目41个、前期项目16个,策划项目13个,总投资337.11亿元。
(二)化解土地制约因素,确保项目施工进度
按照项目的轻重缓急,制订项目征地搬迁年度计划,积极协调各征地搬迁工作组进一步加大征地搬迁力度,充实征地搬迁工作力量,明确各个项目的征拆任务,任务落实到人,责任落实到人,同时加快城中村改造回建地的建设,确保征地搬迁有成效,确保项目建设的施工面,确保项目的正常推进。
(三)倒排工作计划,部门合力推进
项目责任单位和项目业主根据目标任务制定倒排工作进度表,对标对表推进项目。深入现场了解项目进展,协调解决瓶颈问题,想方设法寻找解决存在问题的方法,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齐心合力推进项目的良好氛围。
(四)做好跟踪督查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有落实
重点跟踪督查自治区绩效考评、环保督查整改和重点片区开发配套基础设施的项目,以及阻梗路畅通工程、小街小巷改造提升等民生工程。向各责任单位、项目业主层层传导压力,压紧压实责任,推动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狠抓质量安全和施工进度,确保各项目按时按要求完成任务。
三、通报2020年城乡建设管理大会战初步计划
2020年持续深入实施“城乡建设管理大会战”,从道路桥梁、公园绿地、生态治理、公共服务、回建区项目等5大板块,初步谋划重点项目180个以上,项目总投资380亿元以上,2020年度计划投资55亿元。
(一)道路桥梁方面,2020年主要解决征地搬迁阻梗问题,继续推进对外连接道路西南大道东延线建设,启动西南大道提升改造工程;继续推进西村港跨海大桥建设,完成冯家江大桥建设;开工建设海景大道(冯家江大桥-南珠大道)等一批银滩区域主干路网路桥;持续推进城区24段阻梗路建设,继续增加城市道路路网密度,改善城市道路交通环境。
(二)公园广场方面,建成铁路明渠东段绿廊、黄金北岸(海景广场至海滨公园段)等景观绿地,进一步提升城市建设水平,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三)生态建设方面,完成北海市滨海国家湿地公园(冯家江流域)水环境治理项目建设;大冠沙再生水厂建成投入运行,解决尾水排放问题,实现大冠沙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开工建设西村港污水干管工程,解决海洋产业片区污水排放去向;建成镇级污水收集管网30公里以上。
(四)公共服务方面,开工建设北郊水厂二期,启动主城区供水主管网改造工程,保障供水安全。全面开展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工作,改善老城区居住环境;推进我市33个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工作,3514户居民将受益。
(五)推进西南大道回建区等7个回建区建设,解决征地居民安置问题,有效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2020年市住建局将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实施宜居城市建设,强化城市基础支撑、完善城市功能,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营造北海优良的人居环境。
最后,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谢谢大家!
北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 曾伟先:
谢谢陈敬恩先生的情况介绍。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各位媒体朋友就你们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提问。
记者:2019年,我市在城市道路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
北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 曾伟先:2019年我市继续实施梗阻路畅通工程,美景路(天隆-云南路)、河南路(北海大道-西南大道)、武昌路(上海路-河南路)等19条梗阻路开工、续建;长沙路(杭州路-银滩大道)、江苏路(上海路-南珠大道)等12条道路(含梗阻路)建成通车;对外连接主干道南珠大道和北海大道东延线扩建工程完成建设,西南大道东延线建设持续推进;实施主城区和海洋产业新区连通工程,西村港跨海大桥3月开工,8月施工主栈桥贯通两岸;银滩区域路网不断完善,新世纪大道(金海岸大道-侨景路)、侨景路(新世纪大道-金春路)基本建成通车。
2019年,49条小街小巷改造工程开工建设,计划年内完成30条改造提升。通过持续推进小街小巷改造工作,实现“灯亮、路平、水通”,打通道路微循环,进一步完善城市路网结构,改善了群众出行环境。
记者:2019年,我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开展情况如何?镇级污水管网特别是南流江流域的镇级污水管网建设情况如何?
北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建科科长 廖竹如:2019年继续推进城市污水管网与新建道路同步建设,污水管网覆盖面不断扩大;大冠沙污水处理厂近期管网工程建成通水,大冠沙再生水厂主体基本建成;大墩海泵站、大冠沙1号泵站等一批污水处理设施建成投入使用,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硬件不断完善;污泥处置中心完工进入调试阶段。
全面实施17个镇级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工程,南流江沿线的5个镇完成21公里管网铺设,切实提高镇级污水处理厂负荷率。
记者:北海市大力推进“生态立市”,目前城市公园绿地方面策划和在建的项目有哪些?滨海国家湿地公园(冯家江流域)水环境治理工程目前已初见成效,请问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什么经验可以推广的吗?
北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建科科长 廖竹如: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市民生活质量,2019年海丝路广场、黄金北岸等公园绿地建设项目持续推进;南珠市民广场、银滩西区滨海绿道、铁路明渠东段绿廊等一批景观绿地开工建设。
北海生态环境治理标志性项目冯家江水环境治理工程2019年全面铺开建设,治理16.8公里长的水域环境,项目彻底打破了过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等修补式、被动式的做法,打破了传统思维模式下治水以碎片化的工程项目为主的模式,以系统思维指导项目建设,实现治理水环境、涵养水资源、改善水生态的目标。项目的实施标志着北海市水环境进入综合治理新时期。
目前,项目滨海活力区、红树林体验区等5个片区均已进入紧张有序施工阶段,其中933亩“滨海活力区”已基本建成,这里岸绿水清、白鹭翩翩,治水截污、生态修复已初见成效。
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作为国内近岸海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典型项目,对“江、河、湖、海”系统治理的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区内外各考察团纷纷前来考察学习,项目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
记者:北海市正在大力优化营商环境,请问我市获得用水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北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 曾伟先:对标先进、查找差距、不断整改,深化“获得用水”营商环境优化改革。大幅度压缩“获得用水”办理环节、时间、材料等指标。自2019年6月起,我市获得用水优化为2个环节、0材料,具备接水条件的项目,无外线工程最快0.5个工作日办结,有外线工程最快1个工作日办结,各项指标均已达到自治区获得用水攻坚突破年的目标要求。第二季度统计部门调查数据显示,我市获得用水指标全区排名第二,上半年获得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指标红榜通报1次。
北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 曾伟先:
好,由于时间关系,记者提问环节就进行到这里。各位媒体如需继续深入了解具体情况,可登录北海新闻网“新闻发布厅”进行进一步了解,同时请关注北海市住建局官方微信“北海住建”了解更多信息。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
祝大家工作顺利,家庭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