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北海
北海市社会救助工作新闻发布会


主持人:陈晓珺 北海市民政局办公室干部

发布人:刘情香 北海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北海市民政局办公室干部 陈晓珺:

各位领导、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市民政局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宗旨,从实际出发,从解决困难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切实改善我市困难群众生活,履行政府兜底责任。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2020年社会救助工作新闻发布会,着重向大家介绍第一季度社会救助工作情况,通报我市从5月1日起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情况。

首先,请允许我介绍出席新闻发布会的领导:

北海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情香同志;

北海市民政局救助科科长林烨同志;

北海市低收入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主任罗成芳同志;

我是主持人陈晓珺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自治区主流媒体、市直新闻媒体(含网络媒体)等20多家媒体的记者朋友。

下面,请北海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情香同志介绍北海市第一季度社会救助工作情况,并通报我市从今年5月1日起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情况。


北海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刘情香:

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北海市民政局,对各位媒体朋友一直以来对民政工作的关注与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对民政工作的领导,增强基层民政服务能力,推动民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各级民政部门要加强党的建设,坚持改革创新,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贡献。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今天在这里举办社会救助工作新闻发布会,主要是想通过这种形式,让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救助工作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以便对社会救助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促使我们进一步提升社会救助服务保障能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更满意的服务。

一、首先通报我市今年第一季度社会救助情况

2020年3月底,我市有城乡低保对象48802人,其中城市低保对象6862人,农村低保对象41940人。今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社会救助工作的法律法规,确保救助资金及时发放到位。2020年1-3月,北海市累计救助城市低保对象2.05万人次,发放城市低保金905.37万元,月人均补助441元;累计救助农村低保对象12.5万次,发放农村低保金3204.39万元,月人均补助256元;累计救助城市特困人员0.1058万人次,支出145.89万元,月人均补助1379元;累计救助农村特困人员1.8083万人次,支出1327.49万元,月人均补助734元;累计临时救助532人次,支出101万元。救助工作顺利有效开展,各项资金安全及时发放到位,有效地保障了我市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对我市从今年5月1日起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通报

2019年7月起我市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690元/月/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5000元/年/人。提标以来我市经济快速发展,扶贫攻坚工作效果明显,为了使城乡困难群众同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居于下列几个方面的考虑,我们拟从今年5月1日起适当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一是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性工作之一。为深入推进农村低保制度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合理提高城乡低保覆盖面,参考国家扶贫标准科学制定农村低保标准。对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需要提高农村低保保障标准。

二是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城乡低保覆盖率列入今年自治区绩效考评指标任务。近年来,自治区把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列入了绩效考评指标任务,2019年增加了城乡低保覆盖率这项指标。今年,自治区政府继续将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城乡低保覆盖率列入2020年设区市绩效考评指标。

三是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2020年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实施方案》(桂民发〔2020〕13号)精神,今年各市城市低保保障标准按照上年度10%以上幅度提标,农村低保保障标准按照上年度15%以上幅度提标。结合我市实际,2020年城市低保标准宜确定为850元/月/人(提高23%),农村低保标准确定为6000元/年/人(提高20%)。

四是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人均补助水平和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人均收入的普遍提高,必然拉动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2020年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实施方案》(桂民发〔2020〕13号)精神,要持续提高农村低保补助水平。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城乡低保家庭人均收入也会相应增加。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人均补助水平和人均收入同时增加,必然拉动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

因此,我局2020年从3月初开始组织起草了《北海市城乡低保标准调整方案》,拟定从5月1日起提高我市城乡低保标准。《调整方案》在征求市发改委、财政局、扶贫办、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海调查队和各县区政府及涠管委等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经修改完善后提报请市人民政府批准。北海市十五届人民政府第7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同意提高我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原来的690元/月/人提高至850元/月/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原来的5000元/年/人提高至6000元/年/人,新标准从5月1日起执行,为切实改善我市困难群众生活,履行政府兜底责任提供有力的措施保障。

2020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自治区民政厅社会救助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社会救助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社会救助工作按计划统筹安排,整体推进,救助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保障我市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北海作出应有的贡献。

通报完毕,谢谢大家。


北海市民政局办公室干部 陈晓珺:

谢谢刘副局长的情况介绍。下面是记者提问环节,请各位媒体朋友就你们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提问。


记者:我想在你们这里了解一下,从今年5月起,我市的城市低保标准由690元/人/月提高到850元/人/月,农村低保标准从5000元/人/年提高到6000元/人/年。请问这个标准是如何确定的?

北海市民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刘情香:本次提高我市城乡低保标准的主要依据有四个。

(一)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是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北海市委、市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三年行动决策和部署的需要。自治区民政厅要求:农村低保标准要按照上年度15%以上幅度提标,2020年城市低保标准按照上年度10%以上幅度提标。确保年内全区农村低保平均保障标准从每人每年4480元提高到5000元以上,所有县区农村低保标准高于国家、自治区的脱贫摘帽标准;城市低保平均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666元提高到720元以上。打赢脱贫攻坚战是2020年必须完成的硬任务,为加快推进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打赢脱贫攻坚战,我市今年应按照不低于自治区的要求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同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要求在推进工作中要主动对标国家标准,逐步缩小低保标准与全国平均标准的差距,使更多处于低保边缘的建档立卡贫困对象能够纳入低保范围。2019年底我市农村低保标准比全国农村低保平均标准每人每年5336元低336元,2020年全国各地按照提标后全国农村低保标准平均水平估计约达到6136元/年/人。

(二)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是提高城乡低保覆盖率的需要。今年,自治区继续将“城乡低保覆盖率”列入对我市的绩效考评任务之一。对于提高城乡低保覆盖率最主要措施是降低低保准入门槛,核实困难家庭收支情况,将更多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以2014年底户籍人口数为基数,截止2020年3月,我市城市低保覆盖率为0.94%、农村低保覆盖率为4.37%,距离自治区初步设定绩效指标要求的城市低保覆盖率达到2%、农村低保覆盖率达到4.27%,城市低保覆盖率还有一定差距,因此需要提高城乡低保保障标准。

(三)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人均补助水平和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人均收入的普遍提高,必然拉动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关于提高全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水平的通知》(桂民发〔2020〕16号)文件精神,从2020年1月1日起,城市低保对象平均补助水平从原来的平均每人每月370元提高到390元,农村低保对象平均补助水平从原来的平均每人每月210元提高到235元。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城乡低保家庭人均收入也会相应增加。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人均补助水平和人均收入同时增加,必然拉动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

(四)适应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需要。

根据国家统计局北海调查队提供的数据,2017年、2018年、2019年北海市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20238元、21152元、22875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8930元、9780元、10875元。我市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逐年增加,低保边缘户因消费支出不断增加,导致生活陷入困境,需要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扩大保障范围,才能将低保边缘的困难家庭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保障其基本生活权益。

结合我市实际综合考虑,征求了有关部门意见后,将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850元/人/月,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6000元/人/年。

谢谢。


记者:请问申请低保的资格条件及审核审批流程是怎样的?

北海市民政局救助科科长 林烨:申请低保的条件:持有广西自治区户籍的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当地人民政府规定条件的,可以申请低保。

申请与受理流程:申请低保以家庭为单位由户主或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向户口所在地(或常住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符合按单人户施保条件可单独提出,申请有困难的,可以委托居委会代为申请;也可以登录“广西社会救助求助”微信公众号自助申请。申请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应当出示居民户口本、家庭成员身份证,说明家庭困难情况,并履行授权核查家庭经济状况的相关手续。承诺所提供的信息真实、完整。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对申请人或者其代理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材料齐备的,应及时予以受理;材料不齐全的,应当一次性告知申请人或者代理申请人备齐相关材料,在入户核查时予以核实。农村地区可以实行定期集中受理。

调查、评议、审核、审批流程: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民政部门受理低保申请后,应及时对其家庭经济状况进行核对,在村(居)委会配合下进行入户调查和视情况民主评议后,出具初审意见并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的连同申请材料一并报受委托行使最低生活保障审批权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进行审批。经审核不符合条件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谢谢。


记者:请问城乡低保的动态管理制度是什么?还有农村低保是否分类施保?如何分类?分类后的标准是多少?

北海市民政局救助科科长 林烨:城乡低保保障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制度。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对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居民家庭收入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核查,发现该家庭人均收入有变化等情况的,按相关规定的程序办理其增发、减发或者停发保障金手续。

农村低保家庭实行分类管理。农村低保分类施保是根据家庭经济状况变化情况分为重点保障户(A类)、基本保障户(B类)、一般保障户(C类)三类。

重点保障户(A类)是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自理能力,家庭生活常年陷入困难的特别困难家庭。

基本保障户(B类)是因年老、残疾、患重特大疾病或长期慢性病等原因,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自理能力,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且家庭财产符合有关规定的比较困难家庭。

一般保障户(C类)是因其他原因造成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低保保障标准且家庭财产符合有关规定的一般困难家庭。

农村低保分类施保的标准由各县区根据实际情况而制定。目前各县区农村低保分类施保的标准是:合浦县A类标准350元/月/人、B类标准300元/月/人、C类标准210元/月/人;海城区A类标准490元/月/人、B类标准285元/月/人、C类标准245元/月/人;银海区A类标准385元/月/人、B类标准237元/月/人、C类标准187元/月/人;铁山港区A类标准335元/月/人、B类标准245元/月/人、C类标准215元/月/人;涠管委A类标准360元/月/人、B类标准270元/月/人、C类标准225元/月/人。

谢谢大家!


记者:市低收入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以下简称市核对中心)的业务推进情况如何?目前给哪些部门提供服务?疫情期间业务有没有受到影响,核对时限是多长?

北海市核对中心主任 罗成芳:目前市核对中心接受委托的核对业务项目有:城市低保、农村低保、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医疗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困难职工救助以及城镇低收入家庭共9个核对项目,主要给民政、医保局、住建、工会4个社会救助主管部门提供服务。为保障疫情期间防控服务不断档,我中心突出抓好“三个到位”:首先,加强对接公安、公积金、房产、渔政、农机等信息查询协查部门按时反馈数据;其次,通知民政、医保局、住建、工会疫情期间全市各级核对网点正常上班;然后,充分发挥大数据核对信息平台作用,在线指导县区、乡镇两级核对员采取简化程序在线及时受理各类新申请社会救助对象的家庭经济状况核对,通过手动方式缩短核对时限,提高各类专项社会救助审批的效率,切实为服务困难群众。据统计,市核对中心自2月3日至4月21日截止,采取“足不出户、线上受理”的方式,共受理核对各类新申请专项社会救助对象的家庭经济状况共1537户4190人,其中城乡低保1111户3084人、特困供养110户119人、临时救助163户489人、低收入(大病住院)16户52人、廉租住房24户58人、困难职工113户338人;通过部门信息共享、上下联动、协同作战,共查询信息18163条,为民政、住建等服务部门,精准识别、精准认定审批各类专项社会救助对象提供重要依据,做到当天受理当天出核对报告。下步,我们将全面启动在享低保动态监测工作,将在4月底下发《北海市2020年度在享低保动态监测工作实施方案》,为助力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谢谢!


北海市民政局办公室干部 陈晓珺:

好,记者提问环节就进行到这里。各位媒体如需继续深入了解具体情况,可登录北海新闻网“新闻发布厅”进行进一步了解。

感谢媒体朋友们对我市社会救助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