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陈筱琳 北海市统计局办公室主任
发布人:周千初 北海市经普办常务副主任
北海市统计局办公室主任 陈筱琳: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北海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成果新闻发布会。
北海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已全面完成了单位清查、现场登记、事后质量抽查、汇总评估等各项任务。为了使广大社会公众更好地了解此次经济普查的工作情况和主要成果,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大家简要通报北海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工作情况和主要数据。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各位领导,他们是:
市经普办常务副主任,北海市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千初;
市经普办执法检查组组长,北海市统计局统计执法监督局局长孙玉刚;
市经普办核算组、资料开发应用组组长,北海市统计局核算综合科科长陈宁;
市经普办名录组组长,北海市统计局普查中心副主任王绮露;
应邀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中央、自治区媒体,市直媒体及网络平台等多家媒体的记者朋友们,欢迎大家。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有两项议程:一是请市经普办常务副主任周千初发布北海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成果,二是请记者朋友们提问。
下面依次进行。首先,有请北海市经普办常务副主任周千初通报北海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情况。
北海市经普办常务副主任 周千初:
各位来宾,新闻媒体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北海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成果新闻发布会。
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条例》规定,2018年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这项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级政府各部门精心组织、密切合作、扎实推进,经过广大普查人员的辛勤努力,历时两年多的北海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基本完成,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和明显成效。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大家通报相关情况和主要数据:
一、普查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开展的首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普查主要目的是全面调查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布局和效益,摸清经济“家底”。普查对象涵盖在我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普查标准时点为2018年12月31日,普查的时期资料为2018年年度资料。
此次普查我市的主要特点有:
一是政府高度重视,部门协作有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经济普查工作,成立了由常务副市长为组长的北海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按要求各地组建了相应的普查机构,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做到人员到位、措施到位、经费到位。各级各部门认真履行工作职责,通力协作配合,为普查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严格执行方案,规范普查流程。市经普办借鉴历次普查经验,切实加强普查机制建设,着力提高普查的科学性、规范性。在组织实施广西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银海区)综合试点基础上,制定了《北海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方案》及业务技术规范和普查工作流程。全面开展业务培训,有序组织地毯式单位清查和全面普查登记,实时监控普查数据采集、上报、审核等各环节工作,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可靠。
三是创新方法手段,提高工作效率。此次普查充分应用“多证合一”改革成果和部门的行政记录,形成普查对象基础信息,并推送至手持移动终端(PAD)采集数据,有效减轻调查对象负担和普查成本。同时,加大对信息技术应用力度,扩大了联网直报单位范围,且首次应用行业代码自动识别赋码技术,推进大数据和普查数据的融合,大大提高了普查数据采集及处理效率。
四是广泛开展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各级普查机构充分利用各类宣传阵地和工具,积极开展了经济普查宣传动员,举办了以“走进四经普”、“经济普查一堂课”等为主题的大型宣传活动,通过北海政府网、北海电视台、广电网络、微信公众号、户外大型广告牌等新闻及平面媒体进行立体式的广泛宣传,切实为普查登记营造了良好工作氛围。
五是严格依法普查,确保数据质量。全市各级普查机构和广大普查人员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新修订的《全国经济普查条例》,认真履行独立调查、独立报告职责,依法保密普查对象隐私。通过建立健全普查数据质量追溯和问责机制,严肃查处普查违纪违法行为。同时,在普查的各个阶段,实现对一县三区普查调研指导全覆盖,组织开展了源头数据自查与事后质量抽查。结果表明:我市普查数据填报符合普查方案规定标准,顺利通过了自治区的审核评估和验收。
二、普查的主要数据
通过此次普查全面查实了我市各类单位的基本情况和经济活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单位情况
2018年末,全市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21035个,比2013年末增加11645个,增长124.0%;产业活动单位23780个,增加12870个,增长118.0%;个体经营户56432个。
按行业分,法人单位数量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5952个,占28.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926个,占13.9%;房地产业2426个,占11.5%。
按区域分,海城区拥有法人单位10713个,占50.9%;银海区4224个,占20.1%;铁山港区810个,占3.9%;合浦县5288个,占25.1%。
按机构类型分,企业法人单位17821个,占84.7%,比2013年末增加11340个,增长175.0%;机关、事业法人单位1738个,占8.3%;社会团体247个,占1.2%;其他法人1229个,占5.8%。在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9.2%,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0.5%,外商投资企业占0.3%。内资企业中,国有企业118个,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0.7%,私营企业15173个,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85.1%。
(二)从业人员情况
2018年末,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290903人,比2013年末增加48259人,增长19.9%,其中女性从业人员131935人,占45.4%。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为102529人,增加1884人,增长1.9%;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为188374人,增加46375人,增长32.7%。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143210人。
按行业分,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数量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制造业69316人,占23.8%;教育业29763人,占10.2%;建筑业29010人,占10.0%。
按区域分,海城区法人单位从业人员160136人,占55.0%;银海区40939人,占14.1%;铁山港区17498人,占6.0%;合浦县72330人,占24.9%。
(三)资产负债和营业收入情况
从资产看,2018年末,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3875.83亿元。其中,第二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占比为36.4%,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占比为63.6%。
从负债看,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2271.08亿元。其中,第二产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占比为35.9%,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占比为64.1%。
从营业收入看,2018年,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实现营业收入2503.50亿元。其中,第二产业营业收入占比为75.9%,第三产业营业收入占比为24.1%。
(四)新兴产业发展情况
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2018年末,全市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46个,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19.4%。高技术制造业方面,2018年末,全市共有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59个,比2013年末增长90.3%,占规模以上制造业的比重为26.8%。研发投入方面,2018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研发经费支出1.33亿元,比2013年增长115.7%。文化产业方面,2018年末,全市有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1964个,从业人员16934人,资产总计96.86亿元。
总的来看,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全面摸清了我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家底,系统反映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获得了极其宝贵的海量数据,是对北海国民经济一次高质量的“体检”。下一步,我们将按照自治区的统一部署,依法向社会发布更多普查资料,会同各有关方面用好普查数据,推进数据开放共享,确保普查成果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实现效用最大化,为推动北海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统计保障。
以上是今天发布的主要内容。借此机会,我代表北海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办公室向积极参与此次普查的广大普查对象、普查人员以及新闻媒体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大家!
北海市统计局办公室主任 陈筱琳:
谢谢周副主任的情况介绍。下面是记者提问环节,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记者:从刚刚发布的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相关情况看,此次经济普查有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答:谢谢您的提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是“十九大”后首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这次普查我们动员了1500多名普查人员,对7万多普查对象(包含清查个体户)开展调查,工作量很大、难度很大。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还是顺利完成了普查任务,达到了查实数据、摸清家底的目的。这次普查结果真实反映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取得的重要成果。主要表现在:
第一,全面摸清了我市经济家底。经过普查,全面摸清了我市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布局、效益,进一步查实了各类单位的数量、从业人员、资产负债、营业收入等基本情况。
第二,深刻反映了我市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经济普查数据反映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协调发展取得的新进展。
第三,准确反映了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市场主体大量增加的新成效。一系列重大改革扎实推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市场主体大量增加,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四,全面反映了创新发展深入推进、新动能培育壮大的新进展。
第五,为制定重大发展目标和改革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持。谢谢。
记者:请详细介绍一下此次经济普查运用了哪些新的普查手段?
答:谢谢您的问题。此次普查在数据采集、数据上报以及数据汇总方式等方面,采用了新的手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在普查方式上,对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采取了全面清查、全面调查的方式,对个体工商户采取了全面清查、抽样调查方式。二是在普查资料收集和填报上,对一套表单位采取联网直报,对非一套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采用手持移动终端设备(PAD)和电子地图,实现了数据采集、报送、处理手段的电子化、网络化、无纸化。同时,采用了行业代码自动识别赋码技术,大大提高了普查数据采集效率和工作效率。三是全面应用了“多证合一”的改革成果,充分运用部门的行政资料,编制普查单位底册。减轻了调查对象的负担,减少了普查成本。谢谢。
记者:经济普查中,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证普查数据质量?
答:谢谢您的提问。对统计工作来说,数据质量是我们的灵魂,也是我们的生命线。在经济普查的过程中,我们主要通过四项措施确保经济普查数据真实可靠:
首先是要求调查对象尽量网上直报,就是通过手持电子终端现场录入数据,普查数据直接传输到国家数据处理中心。这些新手段非常高效,不仅仅有利于控制数据质量,同时也减轻了基层的负担。
第二,开展全程质量控制,出台全程质量控制的一些办法。比如在数据普查时、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排除干扰。
第三,是事后质量抽查。经济普查结束后,我们通过抽样,对普查数据质量作出整体评估。实际上,每次经济普查都有事后质量抽查工作,这些措施非常有效。
第四,严格执法。我们有《统计法》,有《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再加上近几年中央出台的一系列重要文件,比如:2016年12月出台的《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2017年1月《统计违纪违法责任人处分处理建议办法》,2018年9月《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督察工作规定》等。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统计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为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提供坚强保障。不仅在经普中,今后我们可能还会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一旦发现了瞒报、虚报、篡改数据的情况,将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这些处理针对的既包括调查对象,也包括我们的管理机构,统计系统的工作人员。
通过这些措施确保了全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依法顺利实施。谢谢。
记者:经济普查与我们常说的GDP核算有什么关系?
答:谢谢您的问题。GDP核算分为季度核算和年度核算,其数据发布分别称为快报数和年报数。季度核算有着流程简洁、资料易取、时效性高等优点,但在核算结果的详细程度上有所不足,必须靠年度核算来补充和完善。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从国家到地方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全方位地对地方各类经济体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了详实的登记调查,获得了比以往更充分、详实、细致的调查数据。按照国家统计局的要求,各级要以四经普GDP核算结果对历史数据进行修订,并作为未来5年GDP核算的基准,可以说,经济普查是GDP核算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标准,扮演了“承前启后”的关系。
记者:如何看待四经普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
答:谢谢您的提问。得益于充分的前期准备和有力的组织实施,从核算结果的评估来看,四经普调查的数据质量、内容、层次较以往历次普查更上一个台阶。经济普查是一个摸清家底的过程,过去5年我们的服务业占经济比重上去了,交通运输、房地产、商贸等传统行业内部结构在调整,金融、软件信息、互联网、商务服务等高端服务业在蓬勃发展,这些北海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改变通过四经普我们都可以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次基于四经普调查数据的2018年GDP核算结果,系统地量化了近1800个国民经济行业小类的生产经营情况和发展成果,为地方党委政府实施精准的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了决策参考,是统计部门对历史数据进行修订的最高标准,为各部门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和措施提供了数据支撑,也是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资源配置的一个重要依据。四经普调查的数据红利,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北海市统计局办公室主任 陈筱琳:
好,记者提问环节就进行到这里。各位媒体如需继续深入了解具体情况,可在新闻发布会结束后与我们的相关负责人联系了解。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