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北海
北海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阶段性成果新闻发布会


发布人:莫华福 北海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扫黑办副主任

主持人:王普明 北海市委政法委副书记


主席台就坐人员:

劳太强 北海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

李建敏 北海市委党建办主任、市基层办常务副主任

莫华福 北海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扫黑办副主任(发布人)

王普明 北海市委政法委副书记(主持人)

廖辉凯 北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邓毅昌 北海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梁科文 北海市公安局副局长


北海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扫黑办副主任  莫华福:

新闻媒体的各位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感谢大家对北海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把这方面的总结情况通报如下:

自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北海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精神,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自治区党委、北海市委以及北海市委关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严格落实全国扫黑办“一十百千万”和“六清”行动的工作要求,科学谋划、精心组织、攻坚克难,专项斗争以来取得阶段性成效。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提高政治站位,不断推进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市委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当前重要工作来抓,市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关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在全市政法工作会议上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作了重要指示。2020年以来,全市召开8次市级层面会议研究部署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

二、紧盯任务目标,全力推进“六清”行动取得实效。根据全国扫黑办、自治区扫黑办统一部署,今年第二、三季度重点在“六清”行动上下功夫,按照“清到底、清干净”的要求,深入开展“线索清仓”、“逃犯清零”、“案件清结”、“伞网清除”、“黑财清底”、“行业清源”等“六清”行动。

(一)聚焦线索清仓,着力提升线索办理质效。以“黑恶问题线索清零”为目标,加强各级交办线索核查和办理情况反馈,特别是加快推进中央和自治区扫黑办督办的线索核查进度。对中央、自治区扫黑办以及全国扫黑办12337平台交办的已办结线索进行新一轮复核工作,确保每条线索查实查深查透。截至目前,中央、自治区扫黑办及全国扫黑办12337平台交办我市的线索238条,已办结227条。今年以来,我市共办结各级交办线索22条,线索办理取得了新突破。

(二)聚焦案件攻坚,全面增强打击效能。精准把握涉黑涉恶违法犯罪新动向,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套路贷”等新型违法犯罪,公、检、法加强协调会商,进一步凝聚共识,统一执法思想,加强侦办、起诉、审判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快黑恶积案清零进度。以开展涉黑涉恶在办案件百日攻坚战为抓手,加快推进在侦、在审案件的起诉、审结。专项斗争以来,我市政法各部门发起强大攻势,席卷黑恶,涤荡污浊,共打掉涉黑组织7个、恶势力犯罪集团6个、涉恶团伙9个,破获涉黑涉恶刑事案件206起,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375人,敦促涉案人员投案自首43人;起诉涉黑案件23件127人、涉恶案件26件87人;一审审结涉黑案件25件110人、涉恶案件11件40人;二审审结涉黑案件12件78人、涉恶案件6件46人。今年上半年,打掉涉黑组织1个,刑拘44人;一审审结涉黑案件7件33人、涉恶案件1件8人,二审审结涉黑案件1件1人,涉恶案件4件16人。

(三)聚焦“打伞”“打财”,深挖彻查“黑伞”“黑财”。紧盯黑恶势力经济基础和背后“关系网”“保护伞”,斩草除根、打深打透。专项斗争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案件98件,查结80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71人,组织处理13人,移送司法机关10人;查封、冻结、扣押涉黑恶案件资产22.25亿元。

(四)聚焦综合治理,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坚持边打边治边建,以打开路,以打促建,打建结合,健全对黑恶势力标本兼治、源头治理的长效机制。一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持续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排查整顿;二是加强行业治理,围绕十大重点行业领域突出问题,积极组织开展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行动;三是严格落实双向反馈机制,纪检监察机关及公、检、法共发出59份“三书一函”建议书;四是加快推进建章立制,建立健全扫黑除恶长效常治。今年以来,市人大、市政法各部门及各行业领域监管部门先后制定完善32项工作机制、6项行业领域监管办法或规范性文件,有力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建立长效常治。其中,《北海市矿产资源保护条例》是自治区首部关于矿产资源保护的地方性法规,也是我市矿产资源保护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建立长效常治的范例。

三、深化宣传发动,不断创新宣传方式营造浓厚氛围

充分发挥传统媒体新与新媒体优势,大力宣传专项斗争各项工作,加强典型案例宣传报道,把典型案件报道转化为公开课、犯罪警示课、干群教育课。同时,通过“百万警进千万家”、网格员进村入户以及在社会面广播广告等方式,大力开展扫黑除恶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推动我市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调查评估取得良好成绩。

今年第一季度,全市群众安全感98.35%,与去年同期(95.77%)相比提升2.58个百分点,排名全区第五;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群众满意度97.88%,与去年同期(92.20%)相比提升5.68个百分点,六项综合成效评估92.18%,与去年第四季度(84.81%)相比提升7.37个百分点,排名均跃升至全区第一。

2020年是实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三年为期目标的收官之年、检阅之年,我们唯有实干担当,在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同时,抓紧抓实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各项工作,全力为北海市冲刺全国“双创”凝聚力量,为北海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富强开放生态文化幸福新北海创造持续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最优法治环境、营商环境,向广大人民交付一张满意答卷。


答记者问:

记者:“保护伞”问题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关键,也是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请问我市在“打伞”方面有什么新举措新成效?

北海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 劳太强: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从践行“两个维护”、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的高度,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强化战略思维,统筹战术安排,以扎实有效的举措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监督执纪问责。据统计,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98件98人,结案80件80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71人,移送司法机关10人。我们主要采取了五个方面措施推进工作:

第一,以清单方式推进,明确职责任务。制定印发《北海市纪委监委贯彻落实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个十百千万”行动分工表》《2020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监督执纪问责工作要点》等文件,将各项重点工作进行分解,以“四定”方式推动开展工作。全面梳理“涉黑涉恶案件”和“涉黑涉恶问题线索”两本账,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完善涉黑涉恶问题线索工作台账,确保底数清、情况明;对未办结或办理进度不及时、效果不明显的问题线索,加大督办力度,推动应查尽查;对新增线索及时处置,快查快办,对工作进展情况和问题复查情况清单式推进,及时对账销账。

第二,强化协同联动,凝聚工作合力。一是坚持问题导向。把扫黑除恶与反腐败斗争和基层“拍蝇”结合起来,紧盯采砂采矿、土地(滩涂)资源、渔业捕捞、旅游景区、市场商铺、娱乐场所、建筑行业、交通物流等重点领域,下大力气查办隐藏在黑恶势力背后的“保护伞”。其中,在以刘必群为首的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中,深挖出“保护伞”13件13人,工作推动不力等失职失责案7件涉及人员7人。二是实行兵团作战。加强与政法部门的联合协作,结合各自职责和优势,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凝聚合力,做到协同共进;成立2个专门核查组对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进行集中核查,做到一个问题都不放过。三是运用协调机制。灵活运用重要案件提级办理或指定异地交叉办理措施,严肃查处了合浦县委原常委、政法委原书记庞学强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问题等一批案件。

第三,强化线索摸排,瞄准重点精准打击。实行“一月一对账”、“一案一报告”和“对账销号”等制度,及时跟踪督办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确保及时有效办理,件件有着落;建立涉黑涉恶问题线索双向移送反馈制度,对政法机关移送的涉黑涉恶问题线索和案件加强跟踪了解、及时核查反馈;建立月报制度和督办制度,对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实行优先处置,对重点问题线索采取挂牌督办、领导包案等方式强力推进核查工作。截至目前,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排查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含信访举报)220件,已了结90件,转立案线索52件,转立案98人。

第四,强化宣传发动,营造强大攻势。充分利用互联网、电视台、报纸等载体,以及快板、“咸水歌”、动漫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构建“立体式、全方位”的宣传格局,做到“广播有声、电视有影、报刊有文、网络有言”。发布《关于敦促自首、鼓励举报的公告》,敦促涉黑涉恶违法犯罪人员和在逃犯罪嫌疑人立即停止违法犯罪活动并投案自首,发动群众积极检举揭发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线索以及党员干部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问题。向全社会刊登公开信,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市民群众、外来投资者对涉黑涉恶腐败和黑恶势力“保护伞”问题进行举报,敦促存在涉黑涉恶腐败、为黑恶势力提供“保护伞”的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主动向组织说明,争取宽大处理。举行集中宣传活动,营造扫黑除恶浓厚氛围。

第五,深化以案促改,扎实做好“后半篇文章”。市纪委监委印发实施《关于利用典型案例开展“以案促改”活动的工作方案》,要求充分利用已查办的典型案例,开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活动,进一步强化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针对海西派出所原所长张枭杰这个典型案件,市纪委监委派驻市公安局纪检监察组先后对党委班子成员,监管场所等重要部门、重要岗位的领导干部进行约谈提醒,组织党员干部撰写对照剖析材料868篇,查摆问题106个,建章立制71项。今年3月,针对市财政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徐锡勇严重违纪违法案,市纪委监委组织全市财政系统170多名党员干部在线旁听庭审,接受警示教育,并在市财政局组织开展“党建+以案促改”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记者:今年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期三年目标的实现之年,也是新一轮村“两委”换届的准备之年,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责任重大,也是巩固扫黑除恶成果的治本之策。请问组织部门在准备村(社区)“两委”换届中做了哪些工作?效果如何?

北海市委党建办主任、市基层办常务副主任 李建敏: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事关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良好开局,事关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事关扫黑除恶的长效常治。全市组织系统坚持继续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久之计和固本之举,通过培养后备人才、创设平台锻炼、全面建立机制等举措,久久为功、持续用力,建强了村干部队伍,筑牢了引领基层治理、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一是任职资格审查到位。以受过刑事处罚、涉黑涉恶、涉宗族宗教和“村霸”为重点,突出政治上不合格、能力或身体上不胜任、履责上不尽职,指导县级组织、民政部门牵头,联合公安、纪检监察、统战等对每个村干部逐一进行联审“回头看”,坚决防止已清理的受过刑事处罚、涉黑涉恶、涉宗族宗教和“村霸”等不合格人员今后再次进入村级各类组织任职,坚决清理受过刑事处罚、存在涉黑涉恶问题的村“两委”干部9名。二是联席会议保障到位。在2017年“两委”换届时,建立成员单位联席会制度并保留沿用。由组织部门牵头,每季度召开联席会,对“两委”班子运行情况进行研究,加强沟通协调,跟踪指导、解决问题。三是村干部备案管理到位。实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提级管理”,全面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备案管理制度,按照“一人一档”要求,建立全市村党组织书记信息库。坚持“凡动必备”原则,按照“沟通意见、资格联审、任免程序、备案管理”的步骤,对村党组织书记任职调整的县级党委要进行复核和研究,并将该工作纳入今年的党建专项绩效考评指标,推动县级党委主导、县乡联动的动态管理机制落地生根。四是后备人才储备到位。坚持“重品行、重实干、重公认”导向,按照不低于村“两委”干部职数1:1的比例,采取从外引一批、跨村调一批、机关派一批、本村选一批的方式,储备了2256名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后备人才。五是重点选优培养到位。4月中旬前逐一研判每个村的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的进退留转意见,对于218个要进退留转村党组织书记的村,及时物色接替人选并适时增补为村党组织副书记,通过落实“导师”结对培养、轮岗跟班学习、集中教育培训等方式,确保“一肩挑”重点人选“选得出、育得强、用得上”。


记者:我们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北海市人民检察院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成绩显著。比如今年4月份,北海市人民检察院在全区检察机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会上做典型发言,请问,检察院的工作经验是什么?

北海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邓毅昌:今年1-6月份,北海市两级人民检察院共起诉涉黑恶案件8件55人,其中涉黑案件3件23人,涉恶案件5件32人,依法办理了自治区公安厅挂牌督办的温世富等人涉恶案,对自治区纪委和公安厅联合督办的“8·02案”提前介入引导侦查。主要的工作经验是:

(一)加强政治引领,紧扣工作重点。4月24日上午,党组书记王大春组织召开全市检察机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检察环节“六清”行动,要求实行清单式推进、销号型攻坚,推动“六清”行动落细落实。

(二)全面落实院领导“包院包案”责任制。两级院将涉黑和重大涉恶案件全部纳入院领导包办领办范围,院领导亲自审阅卷宗、亲自核实证据、亲自提审讯问、亲自出庭公诉,充分发挥“头雁”作用。目前,两级院均实现院领导办理涉黑恶案件全覆盖。

(三)积极履职,确保黑恶案件依法严办。一是严格落实好涉恶案件由市级院统一把关、涉黑案件和重大涉恶案件由区院把关的相关规定。今年以来,市院同步审查涉黑恶案件4件,严把案件质量。二是在刑事检察部门推行涉黑恶案件“捕诉一体”办案模式,确保在检察环节依法、准确、有力惩处黑恶势力犯罪。

(四)注重协调配合,依法、准确、有力惩处黑恶势力犯罪。一是强化提前介入侦查,引导侦查机关明确取证方向,把好侦查程序、案件事实、证据材料、法律适用各个关卡,提高办案质效。二是完善公检法审前协作,做好检察环节审查准备。如在办理温世富等人涉恶案时,公、检对涉案团伙的性质产生分歧,检察机关主动与公安和法院召开联席会议讨论该案件,经过充分沟通,最终消除分歧并顺利移送审查起诉。三是落实审前检法协商,积极参加检法审前联席会议和庭前会议,统一共识,减少分歧,提高案件审理效率。

(五)以检察建议为依托,推动社会综合整治。全市检察机关在办理涉黑恶案件时,将审查反映重点领域出现的监管职责、行业管理是否存在不足、不到位之处作为一个重点,审查后针对相关的问题制发检察建议。目前,两级院共制发检察建议14份,共收到回复14份,回复率100%,制发的检察建议在推进社会综合治理中切实发挥了积极作用。

(六)注重专项斗争工作和打击妨害疫情防控违法犯罪协调推进。今年上半年,两级院一手抓“六清”工作,一手抓防疫工作,共起诉涉疫情案件4件4人,其中谢某诚诈骗案作为北海市首例涉疫情和防控物资刑事案件被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报道。


记者:2020 年上半年,北海法院如何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六清行动”并取得了哪些成效? 

北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廖辉凯:年初以来,全市法院认真组织学习贯彻全国扫黑除恶专 项斗争领导小组第9次主任会议和自治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 导小组第 14 次主任会议精神,市中院制定下发《继续推进扫黑 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方案》,将专项斗争的 45 项工作具体明确化;

 先后召开党组会、全市法院工作大会、刑事审判工作会议、“打 财断血”工作推进会,层层传达落实上级关于开展“六清行动” 的总体部署。 紧盯案件依法公正高效审理,面对疫情影响,采取积极措施 推进专项斗争,确保防疫期间扫黑工作不停歇。首先,安装了远 程视频设施,通过“三方庭审”系统和云间法庭进行远程视频开 庭,确保庭审正常开展。其次,加强流程管理,对全部未结案件 排期督办,确定主办人和开庭时间。第三,加强案件指导,对每 起案件逐案梳理,对存在问题逐案分析,并多次与公诉机关沟通, 协调补侦补查问题,确保案件能及时判决。6 月 11 日对 5 件 33 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1 件 8 人恶势力犯罪案件进行集中 公开宣判。全力推进“案件清结”行动,截止到 6 月底,全市法 院今年收一审涉黑案件 9 件 59 人(含旧存 5 件 31 人),审结 7 件 37 人,结案率 77.78%;收一审涉恶案件 9 件 46 人(含旧存 3 件 5 人),审结 4 件 13 人,结案率 44.44%。总收案 18 件,结 11 件,结案率 61.11%,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 同时,加强“打财断血”工作。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执行收案 25 件 126 人,已结案 17 件 93 人,结案率 68%,判处涉 案财物价值共计 1756.26 万元,依法处置、执行涉案财物 1130.76 万元,占涉案财产总额 64.38%,“黑财清底”行动取得一定成效。

另外,高度重视线索核查工作,全力推进“线索清仓”行动。 针对自治区扫黑办、市扫黑办转办的线索,及时安排专人核查。 截止到 6 月底,北海市两级法院向有关单位共移交涉恶线索 6 件 6 人,保护伞线索 1 件 2 人,线索排查工作取得一定进展。 


记者:公安机关作为扫黑除恶的主力军,专项斗争以来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呢?

北海市公安局副局长 梁科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在自治区公安厅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公安机关扫黑除恶主力军作用,根据扫黑除恶形势,高站位战略布局,成立我市扫黑除恶四大战区,抽调110名精干力量进驻各战区,采取集中办公、集中休息的工作模式,围绕十类打击重点,深入开展线索摸排,持续掀起对黑恶势力的强大攻势,先后开展了8次全市范围的集中收网行动,采取大兵团作战对各类违法犯罪团伙开展摧枯拉朽式的歼灭战,成立线索核查中心,严格落实三长线索摸排责任制,强化大数据分析研判,实现案件深度经营,准确定性和精准打击的有机结合。以中央扫黑除恶督导和“回头看”为契机,围绕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不断加大对“黄赌毒”“传销”“电信诈骗”“枪爆”“命案积案”等的打击整治力度(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以来,我市侦破命案积案10起)。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共打掉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7个、恶势力犯罪集团6个、恶势力团伙9个,抓获涉黑涉恶犯罪嫌疑人374人,破获刑事案件206起,查封、冻结、扣押涉案资产22.25亿元,向纪检监察部门移送公职人员违法违纪问题线索68条。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力推动我市社会治安不断优化,全市刑事、治安警情均同比大幅下降,接连成功摘掉北海市全国“传销重点整治城市”、合浦县全国“毒品重点关注地区”、合浦县全区“枪爆重点整治地区”三顶“帽子”,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