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铁山港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 陈传栋
主持人:铁山港区政府办主任 欧小兵
铁山港区政府办主任 欧小兵: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铁山港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新闻发布会。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意义。
为了进一步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持续有力推进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铁山港区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和北海市的各项决策部署,把推进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抓好,着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依托村级公共服务中心阵地,广泛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激发文化活力助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为了向媒体和社会各界发布相关新闻,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铁山港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新闻发布会,出席今天会议的领导有:铁山港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陈传栋,铁山港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四级调研员陈钦武。我是铁山港区政府办主任欧小兵。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自治区和北海市多家主流媒体出席了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非常感谢大家!
本次发布会有两项议程。一是铁山港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陈传栋作新闻发布;二是答记者问。下面逐项进行。
首先,请铁山港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陈传栋作新闻发布。
铁山港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 陈传栋:
各位来宾及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
首先感谢各位一直以来对铁山港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铁山港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新闻发布会,借此机会,向大家简要介绍铁山港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作进展情况。
铁山港区委区政府把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当做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实抓好,高度重视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从群众需求出发,不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2020年,铁山港区共投入300多万元,完成6个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至此,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在铁山港区43个行政村(社区)实现全覆盖。并且,依托村级公共服务中心阵地,广泛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文化繁荣,激发文化活力助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一、加大投入,完善设施
铁山港区共有37个行政村,6个社区,为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铁山港区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积极培育农村文化队伍,主动为人民群众提供文化服务。从2009年起,铁山港区坚持将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在建设三镇文化站的基础上,按照 “六个一”(即:一栋160㎡以上的综合文化楼、一个15m×28m的篮球场、一个戏台、一个宣传栏、一支体育队、一支文艺队)建设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截至2019年,共建设了37个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2020年,按照自治区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覆盖的要求,铁山港区还有2个村没有建设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但为了更好地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使更多的群众同等享受经济发展的红利,铁山港区将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面延伸到社区,2020年累计投入资金300多万元(每个村共项目按自治区下达项目资金25万,北海市配套9万,铁山港区配套20万进行建设),在还没有建设村共的南康社区、滨海社区、白龙社区、石头埠社区、高田村委、川江村委全部新建公共服务中心。为落实村共建设,铁山港区文旅局深入各村实地察看,对照标准,确定一村一案,新建了5幢综合文化服务楼、2个篮球场、2个文化戏台,装修1幢综合文化服务楼,新置一幅篮球架,截至2020年12月25日,6个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项目全面峻工,铁山港区公共服务中心覆盖率达100%。
铁山港区还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加大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实现村村有体育场地。据2019年聘请第三方专业测量公司,对全区体育场地进行科学准确的测量,全区体育场地面积343200平方米,人均2.2平方米,提前6年超额完成《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国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平方米的目标任务。今年又积极争取市旅游文体局的支持,投入40万元新建3个村(屯)级篮球场,5条健身路径。
二、加强管理,发挥作用
为发挥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的作用,铁山港区完善村公共服务中心的配套设施,在每个公共服务中心配备有图书阅览室(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排练室,并组建一支体育队和一支文艺队。2020年在财政极为困难的时期,还落实经费,为43个村(社区)都配备了文化专管员。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设施的管理维护,今年,认真摸查旧建的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设施损坏缺失情况,投入11万多元修缮7个村共漏水渗水问题、补装20多个村共缺失的标识牌、维修8个篮球场。针对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被挤占、挪用的现象,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宣传,编制图文并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宣传册,分发到各镇各村各单位,并通过官方公众号进行大力宣传,提升对公共文化服务保护的意识。区、镇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送戏下乡、送文化下乡、送服务下乡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今年,区文旅局还争取中央公共文化服务资金,拨付27.9万元给各镇支持各村委(社区)开展文体活动,公共服务中心成为群众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宣传政策,传播文明的重要阵地场所。
三、依托阵地,文化惠民。
为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的作用,铁山港区文化主管部门区文体广电旅游局紧紧依托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阵地,组织做好遍及性的文化惠民活动。今年尽管受疫情影响,上半年各类文体活动停办,下半年,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举办各类文化惠民演出、文艺培训等各类文化活动100多场,20多万人共享文化大餐,800多人接受文化培训。其中,以“平安铁山港、提升安全感,民族大团结、共创文明城,脱贫奔小康、共圆中国梦”为主题,组织19场戏曲进乡村惠民演出、18场文化惠民演出,惠民演走遍全区37个行政村,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康卖鸡调的传承展演12场,以“决胜脱贫攻坚、提升人民福祉,增进民族团结,共创美好未来”为主题,在石头埠社区、滨海社区举办“2020年喜庆国庆中秋双佳节”文艺晚会。依托村共,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鼓励和扶持乡土人才开展乡土文化技能培训和传承、普及与推广,在组织开展文化惠民、非遗传承展演的同时,创新开展“惠民演出到哪里,文艺培训到哪里”,依托戏曲骨干力量陈发、非遗传承人廖民彤、邓绍婵等对各村的文艺人才、文艺爱好者进行培训,组织了戏曲人才培训37场、卖鸡调传承培训12场。区文旅局还加强对农村基层文艺队的辅导,举办为期三天的业余舞蹈骨干培训班,提高他们的演艺水平。
铁山港区还积极组织各类体育赛事,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年内,举办“全民健身 健康中国”铁山港区首届社会足球赛,2020年国庆篮球赛,第十四届广西体育节(铁山港区分会场)暨2020年铁山港区“信义杯”篮球赛、第二届广场舞大赛等4场全区性的大型体育比赛。既丰富了干部职工群众文化生活,同时推动区域各种运动的深入开展,增强广大人民群众主动参与体育健身的意识,形成全区全民健身高潮。
四、拓展功能,激发活力。
区文化主管部门响应全区文艺爱好者的呼求,拓展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的职能,在南乐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挂牌设立“铁山港区基层文化体育交流站”,为交流站送去价值20万的舞台音响,并在交流站举办为期2晚的铁山港区首届农民文艺汇演,为全区各村(社区)的文艺团队提供表演交流平台,各村文艺队不计报酬,共有50个文艺团队参与此次交流盛会。还在交流站组织开展篮球邀请赛,为本地群众献上了34场精彩比赛,现场观众超万人次。借助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开展各种文体交流活动,充分调动群众文化参与热情,切实改善和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极大地增强了广大群众的文化自信,激发文艺爱好者的创作热情,铁山港区文艺精品创作又上一个新台阶,区文旅局组织创作的舞蹈《大棚撑起脱贫伞》,获得2020年自治区“决胜小康 奋斗有我”基层文艺会演舞蹈类三等奖。区委宣传部、营盘镇组织创作的舞蹈《金蛋蛋》获得“看家乡新貌,话小康生活”北海市农民汇演一等奖。本区艺术爱好者与著名作曲家李勇与联合创作原创歌曲《最美逆行者》,并制作成音乐MV,登上了学习强国平台;还创作卖鸡调《同舟共济 战“疫”必胜》、舞蹈《最美逆行者》、快板《防控宣传》等大批文艺作品。
最后,我们衷心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铁山港区公共文化发展相关工作,帮助我们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祝各位朋友们工作愉快、事业兴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铁山港区政府办主任 欧小兵:
下面进入答记者问环节。
请各位记者朋友提问。
记者:铁山港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已实现全覆盖,后续如何充分发挥其作用,避免出现“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答:(一)切实转换职能,实现政府从“办文化”到“管文化”的角色转变引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理念,摒弃传统的“政府提供什么,群众就享受什么”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引入志愿者团体,吸纳退休专业人员、文艺积极分子和具有书法、绘画、戏曲、曲艺、声乐器乐、传统技艺文艺才能的文化志愿者参与多样化的文化服务及管理,调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各类文化服务组织的生机和活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
2、改进资金投入方式。统筹使用各类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专项资金,在保障基本文化服务资金供给的基础上,重点向先进单位、特色项目进行倾斜,避免普撒“芝麻”、平推平拥。同时,要畅通民间投入管道,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积极鼓励热心公益文化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办文化,面向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经营和服务活动。
3、搭建有效载体,推动基层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广泛开展汇演、巡演,选拔各类基层文艺团体和节目开展巡演活动。同时,举办文化体育比赛活动,表彰奖励优秀文艺团体和文化艺术节目,激发社会各界参与文化工作的热情,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组织邀请相关专家和志愿者到乡村举办文化讲座,培养群众文化情趣,增强文化自信。鼓励职能部门和专业人士创编农村题材和适合群众欣赏的文艺作品,直接服务群众或为基层文化团体演出提供素材。
记者:请问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被占用、挪用现象是什么原因,怎么杜绝这种现象?
答: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占用、挪用现象,我觉得可以一分为二,区别看待。一是合理的共享共用,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资源优化整合,资源共享,可以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合理使用,这是可以的。二是完全占用、挪用,使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丧失公共文化服务功能。这是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必须纠正、停止这种行为。铁山港区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去年也存在完全被挤占、挪用的现象,主要原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熟知率不高,为此,铁山港区文旅局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宣传,编制图文并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宣传册,分发到各镇各村各单位,并通过官方公众号进行大力宣传,提升对公共文化服务保护的意识。也希望各位媒体朋友也和我们一起,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宣传,提高各级各部门各镇各村的法律意识,共同守护群众享受公共文化的权益。
铁山港区政府办主任 欧小兵:
各位来宾、记者朋友们,由于时间有限,现场新闻发布到此结束。如果各位媒体朋友还有什么问题需要继续了解,请会后与在座的各位新闻发言人沟通或到我单位继续采访了解,我们会尽力为各位的采访做好服务。感谢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铁山港区就业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也希望你们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我们。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