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年9月20日(星期二)9:30
地点:
北海市新闻发布厅
主发布人:
北海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北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夏 斌
主持人:
北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总工程师 何吉彬
北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总工程师 何吉彬:
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食品安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关注度高。为营造人人关心、支持、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的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推进北海市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和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我们在这里召开新闻发布会。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发布席就座的各位领导:
北海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北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夏斌;
北海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洪逢春;
北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谈正昭;
我是北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总工程师何吉彬。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中央驻桂媒体、自治区主流媒体、市直新闻媒体(含网络媒体)等多家媒体的记者朋友。
下面,请北海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北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夏斌通报2022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北海活动的相关情况以及北海市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和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取得的成效。
北海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北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夏 斌:
各位媒体朋友、各位嘉宾:
大家好!非常感谢各位以及社会各界一直以来对北海食品安全工作的关心关注和大力支持。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2022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北海活动新闻发布会。一是总结2022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北海活动的相关情况,二是向社会各界通报我市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和我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所做的工作。主要是进一步提升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提升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营造全市食品安全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一、2022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北海活动情况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22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广西活动的通知》,北海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制定了《2022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北海活动实施方案》,以“共创食安新发展 共享美好新生活”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一)9月4日举办2022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暨“质量月”北海活动启动仪式。活动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现场展示我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亮点—食品安全科技赋能“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过程可视化监管系统”和智慧监管创新项目“‘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工作平台”。同时发布了北海海鸭蛋公共品牌“北海之恋”,北海特色食品代表企业现场展示了相关产品。
(二)筹备全区推动地方特色食品质量安全和产业发展现场会暨第三届广西特色食品博览展销会。围绕“把住质量安全关,推进标准化、品牌化,推动特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加快构建现代食品产业体系,全面展示广西各地特色食品产业品牌化、工业化发展成就,进一步推动广西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借助各类媒体开展食品安全专题宣传报道。一是开展近三年北海市食品安全工作成果系列宣传活动。二是举办食品安全进社区、进企业等活动,组织对《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大纲》(2022版)进行宣贯,开展食品冷链运输安全、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2022年全国科普日广西活动暨八桂科普大行动等系列科普宣传活动。三是开展“人人参与共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活动,发布《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倡议书》《携手共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致广大市民的一封信》,动员全市干部职工及市民群众参与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
(四)各委办局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日活动。宣传周期间,市人民检察院、教育局、工业和信息化局、交通运输局、商务局、市场监管局、林业局、发展改革委、北海海关、北海科协等部门和单位围绕粮食质量安全、校园食品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科普宣贯等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
二、我市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和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所取得的成效。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北海市委、市政府以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为抓手,加快全市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升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保障水平,食品安全总体形势稳定向好,社会共治局面稳固有序,公众对食品安全满意度逐年提升。2021年末,我市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提升至98%以上,食品评价性抽检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在自治区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连续三年获批为A等,2021年获批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创建推荐城市。
食品安全责任进一步压实。北海市委、市政府将食品安全重大部署、重点工作纳入党委政府跟踪督办事项,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进一步推动食品安全工作落地见效。印发《北海市食品安全“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部署推进食品安全重大项目建设。
食品全链条监管进一步完善。一是强化源头治理,深入实施农药兽药使用减量和食品产地环境净化行动,开展食用农产品“控药残治违禁促提升”行动,实施“优质粮食工程”行动。二是实施食品安全系列专项行动。聚焦高风险食品,深入推进食品安全“守底线 查隐患 保安全”专项行动。实施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学校食堂“明厨亮灶”覆盖率达98.8%,开展重点区域餐饮服务“旋风”专项行动;力推餐饮服务标准化建设。三是建立食品安全风险会商、隐患排查和风险监测机制,形成风险隐患清单和食品安全治理对策措施。四是强化进口冷链食品风险防范,将全市各类冷库405家全覆盖纳入“八桂集中仓”追溯监管平台,实行进口冷链食品“全检测、全消杀、全追溯”三全管理,实现进口冷链食品全链条信息可追溯。
食品监管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强。一是深入开展进口食品“国门守护”行动、“长江禁捕 打非断链”专项行动、民生领域“铁拳•桂在真打”行动、打击食药犯罪“昆仑”专项行动等各领域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共查办走私食品案件113起,案值超8000万元;立案查处食品类违法案件2086件,侦办涉食品刑事案件84起,刑事拘留144人,逮捕、直诉107人。二是加强行刑衔接,制定《北海市食品药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形成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合打击食品违法犯罪有效机制。
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一是推动全市农贸市场提档升级,我市3个市场获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授予“广西示范性农贸市场”,全市38道农贸市场完成升级改造。二是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建成各级各类示范区(基地)437家,获认定“三品一标”农产品109个,全市“三品一标”企业100%实现了信息化追溯管理全覆盖。18个品牌入选广西农产品“广西好嘢”品牌目录,27款特色食品通过香港优质“正”印认证,形成合浦月饼小镇、北海国际农商冷链产业小镇等产业集聚效应。
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创建持续推进。一是农兽药和化肥使用减量显著。全市建有农业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点)73个,兽药总量减少20%,抗生素类兽药减少25%;金鲳鱼、象鼻螺等重点养殖品种实现零用药。二是食安智慧监管新突破。打造6个智能型超市式农贸市场,实现食品溯源、农残检测、交易实时公示等多项智慧化功能应用。推动“互联网+”远程可视化监管。对23家食品生产企业、56家餐饮单位、147所食堂做到全环节覆盖和零距离可视化监管。全市93家小油坊安装智慧监管APP, 100%实现生产过程可记录、产品流向可跟踪、储运信息可查询、质量问题可追溯。
各位新闻界朋友、各位嘉宾,食品安全是重大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和民生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我们将一如既往,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扎实推进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引领食品产业创新驱动、提档升级,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以推动责任落实为重点,以问题排查治理为导向,不断创新治理模式,引导各界共同参与,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食品安全氛围。
最后,祝各位新闻界朋友、各位嘉宾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谢谢大家!
北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总工程师 何吉彬:
谢谢夏副主任的情况介绍。下面是记者提问环节,请各位媒体朋友就你们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提问。
记者:据了解,北海市将承办2022年全区推动地方特色食品质量安全和产业发展现场会暨第三届广西特色食品博览展销会,请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北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总工程师 何吉彬: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们请夏斌来回答。
北海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北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夏 斌: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近两年来,北海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关于“发展特色产业,要把住质量安全关,推进标准化、品牌化”的重要指示精神,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北海海鸭蛋、水产品、大月饼等特色食品产业在标准化、品牌化、工业化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在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的大力支持下,经我市积极争取,2022年全区推动地方特色食品质量安全和产业发展现场会拟定于11月下旬在北海召开。
此次会议由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北海市人民政府承办,自治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协办。今年是第五届,会议主题是:“把住质量安全关,推进标准化、品牌化,推动特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会议将组织全区参会人员考察北海市特色食品代表性企业,邀请全区知名食品企业参加展销,为全区特色食品、名优特产的销售搭建合作交流平台,促进全区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市共有各类食品生产企业412家,产值100亿元。水产品、糕点、蛋制品等3类食品企业占全市总企业数80%,产值78亿元。三类特色食品总产值占全市总产值为4.4%。我市是广西最大的水产品(速冻食品)加工出口基地,合浦县是中国最大的“大月饼”生产基地、聚集地,北海海鸭蛋产业是全市“一市一品”重点特色项目。通过举办全区推动地方特色食品质量安全和产业发展现场会,将进一步推动我市地方特色食品产业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有力提升我市特色食品研发、生产、市场拓展能力;鼓励企业携手抱团、整合资源,形成市场竞争合力,打造产业“航母”,突出北海特色,亮出北海名片,打造北海口碑,助力北海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开好此次现场会,北海市市场监管局牵头于7月初成立2022年全区推动地方特色食品质量安全和产业发展现场会领导小组,目前各项工作紧锣密鼓地筹备中。
北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总工程师 何吉彬:
下面请继续提问。
记者:请介绍北海开展食品安全“守底线 查隐患 保安全”专项行动实施以来,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北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总工程师 何吉彬: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们请夏斌来回答。
北海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北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夏 斌: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食品安全“守底线 查隐患 保安全”专项行动是为全力以赴保障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由市场监管总局统一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为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北海市结合辖区实际制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坚持问题导向,紧盯食品安全领域容易引发高危性、群体性、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重点环节、重点主体、重点品种、重点业态、重点时段,全面深入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
一是积极谋划部署。结合本市实际制定下发北海市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全市专项整治行动,明确工作目标、工作措施、完成时限。二是突出治理重点。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单位、重点食品、重要时段和突出问题,针对投诉举报量大、舆情反映多、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实施全方位、多维度大排查,形成风险清单,逐项整改销号。三是健全工作机制。建立风险会商、定期调度、跟踪督促等机制,确保排查的风险隐患实现闭环管理。对在日常监管、抽检监测、舆情监测、案件查办、投诉举报等方面发现的食品安全风险信息进行会商和研判,做到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和问题处置“早发现、早沟通、早研判、早预警、早部署、早处置”。四是开展系列专项行动。一是全力保障各地支援北海的医护、公安等12000余人、200余个集体外送餐食供餐对象单位食品安全,我局成立集体外送餐食工作专班,划分14个监管小组、3个检查指导组,深入全市80余个供餐单位,累计出动监管人员3618人次,检查供餐单位7568家次,保障供餐70余万份。二是开展进口冷链食品风险排查大整治大行动。我局强化进口冷链食品查验工作,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从3月至今,共查验3273柜33276.52共吨,开出3266张出仓证明。三是做好进口冷链食品储存加工企业、农(集)贸市场、酒吧、餐饮、药店、外卖等6类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点人群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核酸筛查工作。截止9月15日,我局统计上报重点人群23542人,累计开展核酸筛查人员313944人次。
我局开展食品安全“守底线 查隐患 保安全”专项行动以来,已对全市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开展检查18985家次,检查覆盖率73.28%,发现风险问题数1302个,隐患处置完成率达98.85%。
北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总工程师 何吉彬:
下面请继续提问。
记者: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关系到每一个消费者,9月2日新修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主要修改了哪些内容?
北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总工程师 何吉彬: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们请洪逢春来回答。
北海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洪逢春: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9月2日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此次修改的主要内容有:
(一)压实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明确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对其生产经营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负责,落实主体责任;规定了网络平台销售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从事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生产经营者的质量安全责任,明确各环节的责任。同时,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负责,落实地方属地责任。
(二)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和标准制定。明确实行源头治理、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的基本原则,强调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进一步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内容,并确保严格实施。
(三)完善农产品生产经营全过程管控措施。加强农产品生产者的内部质量控制;明确储存运输环节的监管要求;建立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和追溯管理制度,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明确农业农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管职责,强调农业农村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协调配合和执法衔接,确保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各环节的质量安全。
(五)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与食品安全法相衔接,提高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并对做好行刑衔接作了规定。此外,对农户规定了较轻的处罚,既起到震慑作用,又兼顾农户的发展现状,引导农户规范生产经营活动。
北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总工程师 何吉彬:
下面请继续提问。
记者:北海市针对食源性疾病爆发是如何预警的?对于老百姓预防食源性疾病有什么好的建议?
北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总工程师 何吉彬: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们请谈正昭来回答。
北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谈正昭: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对于食源性疾病暴发预警,北海市从2016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设立12家哨点医院主动收集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开展食源性疾病监测。在此后不断增加哨点医院,将食源性疾病监测延伸并覆盖到全市一县三区所有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全市共设立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42家,其中国家级重点监测哨点医院12家,自治区级一般监测哨点医院30家,监测覆盖率100%,能够满足对全市范围的食源性疾病暴发进行监测,并及时进行流调处置。
近年来,引起食源性疾病主要原因是有的群众缺乏食品安全相关知识,比如食用过期与变质食品,加工过程生熟不分,食用未清洗干净、未煮熟食品,误食有毒动植物等,暴发场所主要在家庭和酒店。对于预防食源性疾病,我们有如下建议:一是保持清洁,场所和设备要洁净,注意手卫生;二是生熟分开,应将生肉、禽、海产品与其他食物分开,单独存放;处理生食应用专用的刀具、案板,避免生熟食物相互接触,交叉污染;三是煮透食物,食物要彻底煮透,尤其是海产食品,熟食再次食用要彻底加热;四是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熟食在室温下不要存放超过2小时;五是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料。同时要加强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宣传工作,重点加强对农村群众的宣传,提高公众自我保护意识,降低因有毒动植物所致中毒事件的发生;加强市场食品安全督查,防止过期、变质、有毒食品流入市场。
北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总工程师 何吉彬:
由于时间关系,记者提问环节就进行到这里。各位媒体记者朋友如需继续深入了解具体情况,可与市市场监管局广告宣传信息科联系进一步了解更多信息。
感谢媒体朋友们对北海市食品安全事业的关注和支持!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