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电视就能看到核酸采样现场情况,待人少了再去。”近日,铁山港区营盘镇白东村村民陈姐刚忙完农活回到家,“村中广播”发布了核酸检测通知。陈姐不紧不慢打开电视,“联网”查看采样现场情况,当参加采样的人不多时,便跟家人就近参加了核酸采样。“自从家里安装了智慧广电用户终端后,在家里看电视不仅可以了解惠农政策,学到许多农技知识,孩子还可以通过‘空中课堂’提高学习能力。”陈姐笑着说,“有了智慧广电,生活可太方便了。 ”
在白东村,一幕幕生动的场景诠释了智慧广电赋能新农村后发生的巨大变化:全村“广播”发布核酸检测信息,村民核酸采样一呼百应,助力精准防疫;通过数字乡村智能平台系统,实现教育、医疗、农技等优质资源下沉到村,党务、政务、村务“三务”公开到家,惠农政策和服务信息精准下发到户,防火防台防汛等预警信息发布到人;沿海村落、学校等重点场所安装监控探头,为平安乡村建设增添“智慧眼”……
“自从村务‘搬’上‘云端’,‘跑腿’变‘上线’后,上传下达的效率高了,群众的满意度也越来越高。”白东村党支部书记叶学满说,自从村里开展数字乡村创建试点工作以来,基层治理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白东村试点数字乡村建设助力疫情精准防控,发挥“智慧政务”功能服务民生,是铁山港区依托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铁山港区高位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该区以营盘镇白东村作为广西首批15个乡村工程试点村为契机,大力推进数字乡村试点建设,充分发挥数字乡村在赋能公共服务、乡村振兴、文化旅游、数字政务、综合治理、电商直播等方面的作用,做好“规定动作”,做实“自选动作”,推进智慧广电“建、管、用、融”全面发展,不断探索“智慧广电+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产业振兴”新模式,探索出了一条以数字赋能撬动乡村振兴的发展新路子。
截至目前,白东村已建成智慧广电村级全媒体信息室,配备公共WiFie,具备党员远程教育、新时代文明实践、视频会议、空中课堂、电视卡拉OK和电商直播等功能,完成智慧乡村“一村一屏”平台建设。目前,该村智慧广电用户690户,实现“看电视”向“用电视”的转变;该村还建成应急广播站,12个自然村安装应急广播村级终端,覆盖率达100%;该区的区、镇、村三级贯通,自然村全覆盖应急广播系统也将于年底建成;营盘镇共12个行政村建成镇、村两级会议系统,系统具备双向视频、录制功能。在沿海的白东、鹿塘、盐灶、石村、火䘵、彬畔等村均已建成智慧广电乡村安防系统,安装监控点28个,打造了智慧广电海上安全防线。
要实现乡村振兴,数字乡村建设是重要引擎。下一步,铁山港区将以数字乡村建设推动乡村振兴为抓手,探索“智慧党建+产业联动+基层治理”融合配套机制,持续促进更多“数字化”元素融入“三农”领域,推动数字铁山港建设迈出新步伐,助推村民致富迈入数字“快车道”,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
版权声明:任何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北海日报社旗下《北海日报》及其数字报和微信公众号、微博、视频号、抖音号,“晚观北海”微信公众号,北海新闻网及其微博、北海通讯APP等媒体平台的作品(包括不限于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均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并支付稿酬。对侵权行为,北海日报社将采取维权措施,届时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侵权人承担。
版权合作联系电话:0779-2037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