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铁山港区营盘镇白龙社区“旱改水”项目现场热闹非凡,人们正在给生长得绿油油的稻秧进水、撒肥,各种农业机械正在忙碌作业……
去年以来,铁山港区营盘镇对中低产农田进行“旱改水”改造,激发群众土地流转热情,有效提高土地效益,形成稳定的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铁山港区营盘镇白龙社区耕地面积仅有3000亩,人均耕地面积十分有限、土地贫瘠、种植效益低,群众普遍有“有地不愿种”的想法。2022年,铁山港区营盘镇为有效提高土地效益,形成稳定的生产能力,由白龙社区党总支部创新构建“党组织+合作社+产业基地+农户”经营模式,通过引进企业,签订无偿代耕协议,对流转使用土地按标准支付补贴给村民及合作社,同时,还留出部分土地无偿给村民自耕自种,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共流转撂荒土地3700多亩,居全市各乡镇首位。在白龙社区的示范带动下,塘仔、火禄等村实现整村土地流转。
今年开春以来,营盘镇镇村干部一边深入田间地头了解群众对土地流转的想法和诉求,一边勘察项目水闸门改造提升情况,为农业产业建设夯实土地基础。该镇的塘仔村引进“水稻+小龙虾”项目,实现一田两用,不仅提升土地利用价值,还有效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版权声明:任何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北海日报社旗下《北海日报》及其数字报和微信公众号、微博、视频号、抖音号,“晚观北海”微信公众号,北海新闻网及其微博、北海通讯APP等媒体平台的作品(包括不限于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均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并支付稿酬。对侵权行为,北海日报社将采取维权措施,届时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侵权人承担。
版权合作联系电话:0779-2037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