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间:2023年9月26日(星期二)上午10:00
地 点:北海市新闻发布厅
主发布人:
北海市行政审批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杨 涛
主持人:
北海市行政审批局政务管理科科长 赵均荣
北海市行政审批局政务管理科科长 赵均荣:
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
北海市行政审批局聚焦企业和群众需求,持续创新政务服务“微改革”,推行企业开办“一照多址、一证多址”改革,着力破解审批耗时长、手续多难题,推进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转变,不断提升便利度。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23年北海市创新政务服务“微改革”、深化企业开办改革新闻发布会,主要目的是向社会公众介绍我市政务服务“微改革”及企业开办“一照多址、一证多址”改革工作情况,让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政务服务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促使全市政务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首先,请允许我介绍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在主席台就座的领导,他们是:
北海市行政审批局副局长、党组成员杨涛
北海市行政审批局副局长、党组成员李欣
北海市行政审批局市场服务审批科科长何燕
我是主持人赵均荣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中央驻市媒体、自治区主流媒体以及市直新闻媒体、网络媒体等多家媒体的记者朋友,欢迎大家的光临!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有两个环节,一是通报创新政务服务“微改革”、深化企业开办改革情况;二是回答记者提问。
下面,请北海市行政审批局副局长、党组成员杨涛介绍创新政务服务“微改革”、深化企业开办改革情况。
北海市行政审批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杨 涛:
各位来宾,各位新闻界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和大家面对面交流,欢迎和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参加今天的发布会,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我市政务服务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近年来,北海市行政审批局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锐意创新,大胆改革,勇于突破,牵头负责的4项优化营商环境指标连续5年排全区前列。下面,我将围绕创新政务服务“微改革”、深化企业开办改革两个方面向大家作介绍。
一、创新政务服务“微改革”。
政务服务“微改革”就是政府部门聚焦企业群众办事过程中碰到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从细微处切入,研究推出改革举措,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改善服务体验,用政务改革的“小切口”撬动政务服务能力“大提升”。根据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的统一部署,我市已连续3年共推出了66项“微改革”措施,其中2021年推出16项,2022年推出28项,2023年再推出22项。今年我们重点围绕“四个聚焦”来谋划和推进政务服务“微改革”。
(一)聚焦便捷高效的提升。根据老百姓的办事习惯和简易高频事项的办理情况,在“指尖服务”“自助服务”方面持续提升,推广智能手机“掌上办”,将更多移动应用上架到“智桂通”;优化营业执照“微信快办”服务,丰富企业开办渠道;推行智能化办税,群众登录“智桂通”APP、广西税务APP等即可办理相关政务服务事项。不断扩大简单事项随处办范围,在市、县、乡三级政务服务场所、银行、商场、码头、车站等场所布设自助服务终端,建设“15分钟便民利企”服务圈。
(二)聚焦共享数据的应用。按照国务院和自治区政府关于推进政务数据共享应用有关工作部署,北海市积极打破数据壁垒,整合数据资源,深化相关系统对接和数据共享,推动政务服务事项更好办、易办。持续深化电子证照亮证服务,推进简单事项“免证办”,推进部门专业业务办理系统与“桂通办”平台深度对接,实现更多事项出示电子身份信息即可办理。
(三)聚焦主动服务的质量。用主动告知的“温情服务”持续提升政务服务的速度和温度。优化全险种待遇核定信息告知服务、推行一键获知涉税风险与提示提醒、实现纳税信用修复办理主动提醒、推行危化许可期满前提示服务等多项改革措施,对企业和群众进行“提示、提醒、告知、办理”等一条龙服务,通过主动精准的服务提升质量,让政务服务更暖心、贴心。
(四)聚焦办事流程的优化。聚焦特殊群体、关键环节、重点事项简化办事流程,优化政务服务,持续释放便民利企红利。我市渔民人数有20多万,双控登记在册渔船4000多艘,通过推行渔船“三证”联办,将渔船所有权证、国籍证、捕捞证由串联办理改为并联办理,一次申请完成三本证书的办理,减少申请次数,避免重复提交材料,降低渔民群众办证成本。
二、推行企业开办“一照多址、一证多址”改革。
北海市在广西率先推行市域范围“一照多址、一证多址”改革,破解原有审批模式下企业申请多个生产经营地址耗时长、手续多难题,简化市场主体办理准入准营手续,市场主体一张营业执照、一张许可证,可跨县区多地址多点经营。具体表现为通过“三个一”措施为企业提供“三个服务”。
(一)“一窗受理”提供“网购式”服务。线上实行“一网办理”,企业可通过“桂通办”平台申请“一照多址”营业执照与“一证多址”食品生产许可,实现企业线上一网登录、一网填报,审批服务线下同步流转、协同审批。开通咨询热线,同步辅导网上申办业务,提供预先指导服务,讲解业务涉及的相关政策要求,力促网上申办一次通过。
(二)“一次提交”提供“联动式”服务。市行政审批局先后出台《北海市企业住所和经营场所分离登记暂行办法》《关于食品生产企业全面推行“一照多址、一证多址”改革的通告》等文件,将改革前办理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证分别需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整合优化,企业可选择证照联办方式,只需提交1 次申请材料、同步办理1张“一照多址”营业执照和1张“一证多址”食品生产许可证,实现提交申请材料缩减 50%以上,办理时间缩减 80%以上,有效促进审批业务联动,确保不同业务申报数据一致性,大大节省企业综合成本。
(三)“一口登记”提供“保姆式”服务。第一,专人办理,审批部门接收到企业“一照多址、一证多址”申请后,及时指定专人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第二,规范流程。对“一照多址”营业执照审批实行“审核合一、一人通办”制度,对“一证多址”许可证实行“首席代表”负责制,申请材料全程电子化流转、分类审批、限时办结。第三,“一次不跑”。业务办结后,企业可直接在线领取、下载电子营业执照及电子食品生产许可证。
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就创新政务服务“微改革”、深化企业开办改革有关问题回答大家提问。谢谢!
北海市行政审批局政务管理科科长 赵均荣:
谢谢杨涛副局长的情况介绍。下面是媒体记者提问环节,请各位媒体朋友就你们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提问。
记者提问:北海市已连续3年推行政务服务“微改革”,请问今年北海市有什么新措施?谢谢。
北海市行政审批局政务管理科科长 赵均荣:
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们请李欣副局长来回答。
北海市行政审批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李欣:
感谢您的提问!
北海市行政审批局从6月份开始谋划推进2023年北海市创新政务服务“微改革”,牵头拟定方案,先后两次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确定改革措施及市行政审批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人社局、税务局等7个牵头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单位等作为配合单位,限定完成日期,经报北海市政务服务和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同意后,于9月1日印发了《2023年北海市政务服务便民利企“微改革”工作方案》。方案共有22项改革措施,其中8项是对往年改革成效初现、仍需优化的措施进行巩固提升,10项措施按照自治区要求进行统筹推进,4项措施结合北海市企业和群众需求创新开展。
一、巩固提升8项“微改革”措施。在历年改革基础上,持续巩固推广智能手机“掌上办”、深化电子证照亮证服务、深化简单事项“免证办”、提升驾驶员从业资格业务“扫脸即办”服务效能、优化营业执照“微信快办”服务、扩大办事导引“白话化改革”范围、扩大简单事项“随处办”范围、优化全险种待遇核定信息告知服务等8项改革措施,让历年改革成效初现的措施,持续为市民提供更多便利。
二、新增10项“微改革”措施。按照自治区统一部署,新增10改革措施,分别为推进社会组织登记全程网办、推行免现场勘验环节告知承诺制、推行一键获知涉税风险与提示提醒、压缩出口退税办理时间、实现广西税务APP移动端简易处罚功能、拓展个人医保账户代缴居民医保功能、实现纳税信用修复办理主动提醒、推行征纳互动平台、提升跨境缴税便捷性、上线推广数字化电子发票等,持续发挥“微改革”便民利企作用,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服务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自选4项“微改革”措施。结合北海企业和群众需求,北海市自主开展4项改革,分别为推行危化许可期满前提示服务、对《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产前筛查)实行“免申即享”、推行施工许可分阶段办理改革、推行渔船“三证”联办,推进企业和群众办事更高效便捷。
北海市行政审批局政务管理科科长 赵均荣:
下面请继续提问。
记者提问:请介绍下今年政务服务便民利企“微改革”工作成效? 谢谢。
北海市行政审批局政务管理科科长 赵均荣: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请李欣副局长来回答。
北海市行政审批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李欣:
感谢您的提问!今年推出的22项改革措施中,目前已完成11项,11项正在有序推进中。通过一系列的政务服务“微改革”措施,实现了“三个更加”:
一、政务服务更加便捷高效。
大力推广应用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等,在各级政务服务场所、商场、码头、车站等部署政务服务自助服务终端设备750多台,可办理社保、医保、签证等1300余项事项。过去“办事远”,现在实现家门口“就近办”、出门逛街“随处办”。“微信办照”集成了“执照、印章、发票、社保、医保、公积金、银行开户”等办理事项,拓展了企业开办渠道,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微信快办”办理营业执照,实现企业开办随时办。推进政务服务移动端应用规范上架到“智桂通”和“广西政务APP”,累计完成33个移动应用服务上架,让“掌上”服务更便捷。
二、数据共享更加广泛畅通。
持续拓展专业业务办理系统与“桂通办”平台、“智桂通”APP对接的深度和广度,深化高频电子证照汇聚和共享应用,推进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电子证照查询应用上架至“智桂通”移动端平台,目前点击率已达1450多次。通过充分利用自动识别、比对,智能调用、填表、核验、审批并全程记录等技术,在全区率先推行“道路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证换补发”等12个高频简易事项“免填表”“免材料”“秒办结”,申请人选择办理事项,无需上传提交任何材料,立等即取。2023年,已“免材料”办理578余件次,极大提升群众办事便利度。
三、办理流程更优化简洁。
通过跨部门系统开发进一步简化流程,广西区域范围内职工医保参保人使用个人医保账户余额缴纳亲属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已顺利开展,目前已有近百人医保个账代缴成功,减轻家庭成员的缴费负担,更好的利用医保沉淀资金。推行渔船“三证”联办以来,新建船只与期满换发三证联办已有98艘船只办理成功。通过流程优化实现社会组织登记办理全程网办,新证件通过免费邮寄的方式进行送达,实现了零跑腿和不见面审批。
北海市行政审批局政务管理科科长 赵均荣:
下面请继续提问。
记者提问:请问我市“一照多址、一证多址”改革是如何实施的?能达到什么效果? 谢谢。
北海市行政审批局政务管理科科长 赵均荣: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请何燕科长来回答。
北海市行政审批局市场服务审批科科长 何燕:
感谢您的提问!
为便利市场主体办理准入准营手续,减少市场主体跑腿次数、缩短证照办理周期,2022年,我们依托审批联动机制,再造证照办理流程,在北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探索开展了食品生产“一照多址、一证多址”改革试点,在全广西率先拉开了此项改革的序幕。在取得成功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今年3月起向全市范围进行推广,全面开启“多个地址、一张营业执照、一张许可证、多点生产”新模式。
2022年以前,食品生产企业如果在北海市内有多个生产地址,需要分别办理多个营业执照和多个食品生产许可证。2021年我们实施了营业执照的“一照多址”改革,营业执照可以登记多个生产经营场所,也为我们的“一证多址”改革打下了基础,现在企业可选择证照联办的方式同时办理“一照多址”营业执照与“一证多址”食品生产许可证,申请材料缩减50%以上,办理时间缩减80%以上。企业还可以在线领取、下载电子营业执照及电子食品生产许可证,实现证照“即办即得”、“一次不用跑”,大大节省企业经营扩张的管理成本,让“多点经营”准入更加便捷高效。
北海市行政审批局政务管理科科长 赵均荣:
下面请继续提问。
记者提问:请问我市在开办企业方面还有哪些惠企利民改革举措? 谢谢。
北海市行政审批局政务管理科科长 赵均荣: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请何燕科长来回答。
北海市行政审批局市场服务审批科科长 何燕:
感谢您的提问。
市行政审批局持续聚焦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深挖开办企业服务潜能,不断提高开办企业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开办企业指标在广西优化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中勇夺“五连冠”。今年以来,我们相继开展了“企业开办标准化、代位注销、证照同变、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标准化、企业登记代办服务站、帮办专员”等多项改革举措,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准入、准营、退出”便利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北海市行政审批局政务管理科科长 赵均荣:
感谢李欣副局长、何燕科长的回答,由于时间关系,答记者问到此结束。如果记者朋友还有其他问题需要了解,可与北海市行政审批局联系进一步了解。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