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日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日前在例行发布会上介绍,截至目前,前三批150个试点地区累计建设2973个生活圈,服务居民约6000万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畅通城市经济微循环的有效载体,是保障民生需求的基本单元。当前,如何抓住数字技术新机遇,积极推动数字赋能智慧化便民生活圈,已成为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举措。
点评:近年来,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支持便民生活圈建设。伴随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推进,数字技术赋能便民服务的典型案例不断涌现。比如,上海曹杨新村街道甘泉集市打造智慧菜场,实时展示“参考菜价”“店铺销售排行”“交易数据总览”“每日交易走势”等关键信息,让社区居民买菜更安心。重庆市龙塔街道将智能元素嵌入居家养老服务,通过智慧养老小程序,老年人可以在线预约助行、助餐、助医等居家服务,让居家养老更加精准、更有温度。也要看到,数字技术在打造智慧化便民生活圈方面,仍然面临诸多挑战。比如,数字技术的普及程度仍然存在不均衡情况,一些便民产品和服务在用户体验和界面设计方面仍然复杂繁琐,影响了服务的易用性和便捷度等。接下来,要抓住技术创新与便民服务的最佳结合点,深入推进“三年行动计划”,建设一批布局合理、业态齐全、功能完善、智慧便捷、规范有序、服务优质、商居和谐的城市便民生活圈,努力实现2025年打造“百城千圈”的建设目标。
版权声明:任何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北海日报社旗下《北海日报》及其数字报和微信公众号、微博、视频号、抖音号,“晚观北海”微信公众号,北海新闻网及其微博、北海通讯APP等媒体平台的作品(包括不限于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均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并支付稿酬。对侵权行为,北海日报社将采取维权措施,届时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侵权人承担。
版权合作联系电话:0779-2037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