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间:2023年12月6日(星期三)上午10:00
地 点:北海市新闻发布厅
发布人:
北海市科学技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彭琪瑞
北海市科学技术局农村科负责人 张益海
主持人:
北海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干部 蒋丽娜
北海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干部 蒋丽娜:
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发布会。为了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试行)》的重大决策部署,规范我市乡村科技特派员管理,进一步推动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好科技支撑。今天我们有请到北海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彭琪瑞先生,请他为大家介绍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有关情况。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北海市科技局农村科负责人张益海先生。首先请彭琪瑞先生作介绍。
北海市科学技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彭琪瑞: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和媒体朋友们见面,借此机会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科技特派员制度”于1999年发源于福建南平,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亲自深入总结、大力倡导推动的一项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农村工作新机制。2019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作出重要指示,激励广大科技特派员在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二十多年来,“科技特派员制度”赢得了农村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和基层一线的普遍认可,彰显了“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创新智慧和真理力量。
近年来,在北海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科技局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各县区科技管理部门、高校、科研院所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全市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今天,我将北海市科技特派员的工作情况向媒体朋友们做一发布。我们的主要做法有:
一、精心谋划,不断创新科技特派员工作方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体系。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特派员制度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自治区《关于印发广西科技强农八大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有关文件精神,确保科技特派员工作落到实处,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印发北海市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北政办〔2019〕3 号)、《北海市农村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北政办〔2020〕64 号)、《北海市科技局关于印发2022年乡村科技特派员产业科技服务团名单的通知》等政策文件,从政策、制度层面为乡村科技特派员开展工作提供了机制保障。
(二)整合人才资源,精准选派专家。根据我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技术需求,市科技局通过对全市的427条自然村的产业情况摸底调研,专家问诊把脉,论证分析及村委的实际需求,积极引导和激励广大科技人员参与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共选派认定乡村科技特派员143名,其中有自治区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员69名,北海市级科技特派员18名,各县(区)级科技特派员56名,做到对每个村、每个基地实现“一对一”、“一帮一”、“一带一”的全覆盖精准科技服务。同时通过优秀特派员团长示范基地的建设,重点培育科技种养能手和种养大王,帮助农村基层培育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技术“二传手”、科技创业等人才。
(三)强化组织培训,提升服务水平。为增强科技特派员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提升科技特派员的履职水平和服务能力,自2020年起,市科技局每年举办一次集成果展示、交流互动、技术培训为一体的“科技特派员能力提升培训班”,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邀请自治区科技厅、广西山区综合技术开发中心等专家授课,为广大科技特派员开展广西农村科技服务云平台使用、农业科技文献检索等方面的实操培训。并组织全市科技特派员参观调研“优秀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为科技特派员提供互相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资源共享和技术交流。
二、全力以赴,不断提升科技特派员工作实效
(一)农业科技成果在我市转移转化遍地开花。2020年底,我市出台了农业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进一步健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科技创新机制,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支持产学研合作和协同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强化服务意识,及时协调解决科技人员在创新和成果转化过程中遇到问题,确保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畅通无阻。截止目前,全市科技特派员共计实现指导示范基地建设面积1.8万多亩,引进新、名、优品种 36 项,完成 23 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推广新技术 29 项,解决17个种养技术难题。
(二)农业科技创新载体数量创历史高。科技创新是新农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农业科技创新载体是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市科技局围绕发展壮大我市特色优势产业布局,鼓励并支持县区、农业企业建立各类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截止目前,我市建立北部湾海洋渔业“金不换”贝类产业星创天地等14个市级创新平台;建立合浦县烘焙食品产业星创天地等3个自治区级创新平台;推动广西合浦农业科技园区、广西海城农业科技园区先后认定广西农业科技园区。
(三)脚踏实地到点到位服务乡村产业显效益。我市143名科技特派员主要围绕柑橘、西甜瓜、大棚果蔬、豇豆特色种植业,公馆猪、海鸭、金鲳鱼、虾蟹贝类等特色养殖业开展科技服务。截止目前,科技特派员服务总天数2701天,服务种养殖基地2862次,开展集中培训262期,直接培训12662人次。通过科技服务指导,不断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带动家禽养殖5万只,牲畜1万多头;直接受益农户5346户,服务指导农户增加经济效益共计2100万元,平均每户增收0.39万元。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加强管理调度。进一步加强科技特派员工作的组织领导,定期对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调度研商,统筹优化资金投入,加大对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支持,做好服务保障。
二是促进科技与产业融合。结合北海实际,通过广大科技特派员的宣传带动,引导广大农业企业向高新技术领域发展,到2025年全市农业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及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80家的目标,从而更好辐射带动广大农户增产增收。
各位朋友们,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实现科技人才下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的重要制度创新,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希望广大新闻媒体积极宣传我市组织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好政策和好方法,多报道广大科技特派员取得的好成绩、新成效,共同营造促进科技特派员工作开展的好环境,深入推进我市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全面实施。谢谢大家!
北海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干部 蒋丽娜:
感谢彭琪瑞先生的介绍。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代表的新闻机构。有问题的请举手。
记者提问:请问申请科技特派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谢谢。
北海市科学技术局农村科负责人 张益海: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试行)》,科技特派员每两年选派一次,(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规章制度,为人正直,作风正派,廉洁奉公。“具备与服务领域需要相适应的专业技术和知识能力。(三)具有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或者从事相关工作2年及以上,自愿到农村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可以申报科技特派员。在这里我们也呼吁有知识、有技能、有成果,致力为乡村振兴做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土专家、田秀才、新乡贤、乡创客”等人员积极申报科技特派员。谢谢。
记者提问:我市组建了科技特派员服务团,请问服务团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北海市科学技术局农村科负责人 张益海:
2022年市科技局对全市产业情况进行摸底调研,详细了解种养殖企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的经营模式、发展规模、总体规划等方面情况,听取产业集群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按照市委“延链、补链、强链”的要求,梳理乡村振兴产业链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主动出击,创新乡村科技特派员的管理新举措。组建全区第一个市级科技特派员服务团,《2022年北海市乡村科技特派员产业科技服务团》(北科字〔2022〕29号)。服务内容覆盖农林牧副渔,外加电商5大领域,创建由高工、优秀科技特派员领军的12个专业技术团。通过积极开展科技服务与创业带动,组织基层农业技术培训,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新工艺,帮助解决产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带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如:加工产业科技服务团。围绕合浦特色产业链如烘焙食品、酱类产品等加工关联产业的海鸭蛋养殖、合浦土猪养殖、豇豆种植、糖料蔗种、花生种植、水果种植等产业基地开展大田生产技术指导服务。覆盖合浦县7个乡镇43个村委,帮助52个农村农业经营主体实现销售收入6136.2万元,26个乡村集体经济平均创业创收20.28万元,带动3286户农民年人均增收1500-3000元。又如:瓜果蔬菜产业科技服务团合浦分团。团队提出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引进优良新品种新技术,创建科技特派员豇豆产业示范基地等一系列建议和工作思路。组织实施“2023年全国绿色高产高效行动合浦豇豆推进县项目”和广西创新驱动项目“设施蔬菜适用丰产良种引育与示范推广”。在合浦县石湾镇垌心村、周江村和夏佳塘村建立了豇豆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基地,筛选并推荐了一批豇豆潜力品种,研发集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合浦县豇豆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截止2023年11月,累计培训农民共2865人次,示范推广优良豇豆种植面积6700亩。新增销售额为 388.62万元,节约生产成本约91.44万元,新增利润480.06万元。 谢谢。
北海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干部 蒋丽娜:
感谢张益海的回答,由于时间关系,答记者问到此结束。如果记者朋友还有其他问题需要了解,请会后与市科技局沟通采访。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