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北海
北海市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促进充分就业新闻发布会

时间:

2023年12月29日(星期五)上午9:00

地点:

北海市新闻发布厅(北海市海城区中山路213号院内)


发布人:

田延学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党组成员、三级调研员

欧雄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科科长

何海梅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能力建设科科长

主持人:

廖 明 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


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 廖明: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

我局始终坚持稳就业保就业工作主线,高质量推进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等各项工作,不断聚焦解决好群众就业难问题。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23年北海市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促进充分就业新闻发布会,着重向大家介绍我市就业相关情况和下一步我市如何贯彻落实促进就业工作。

首先,请允许我介绍出席新闻发布会的领导及同仁: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党组成员、三级调研员田延学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科科长 欧雄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能力建设科科长 何海梅

我是主持人廖明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党组成员、三级调研员 田延学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科科长 欧雄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能力建设科科长 何海梅

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 廖明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中央驻桂媒体、自治区主流媒体、市直新闻媒体(含网格媒体)等多家媒体的记者朋友。

下面,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党组成员、三级调研员田延学同志介绍2023年北海市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促进充分就业相关内容。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党组成员三级调研员 田延学:

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

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首先感谢全市人民一直以来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尤其是媒体朋友们高度关注、大力宣传我局的工作,让广大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及时了解了就业创业方面的相关政策。在此,我谨代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向你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是第一民生、最大民生”的重要论述,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北海人社部门主动作为,敢担当敢创新,通过线上线下招聘会、高校毕业生服务、就业驿站、技能大赛、创业大赛和人才论坛等多元化方式,全力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促进充分就业,取得较好的阶段性成效。

下面由我来通报就业优先政策工作落实情况。

一、基本情况介绍

截至11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4960人,完成任务12000人的124.67%;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056人,完成任务2500人的122.24%;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217人,完成任务900人的135.22%。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388849人;脱贫劳动力(含监测对象)外出务工24142人,为2020年底水平(20815人)的115.98%。

全市组织开展职业培训10371人,完成任务9000人的115.2%,其中脱贫劳动力培训1116人,完成任务650人的171.7%。

北海市2023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7%以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帮扶就业率达到90.9%以上,就业形势总体平稳。

2023年全市共统筹就业补助资金约1.1亿元,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打造公共服务特色招聘。我局持续加大线上线下招聘会的举办力度,提供直接、高效的交流平台,使求职者和用工主体能够直接沟通,提高招聘效率。截至11月,全市采取“线上线下+直播”形式举办各类特色招聘活动147场,参加招聘用人单位5740家次,提供岗位需求25.61万人次,初步达成就业意向约5万人次。为了指导企业合理确定工资水平和引导劳动者有序流动,我们对全市556家企业2022年工资情况开展调查,形成北海市312个职位(工种)工资指导价位并发布。加大宣传力度,全市共发布岗位信息29.22万个次,发放企业用工信息、就业政策、春风行动手册等宣传资料14.35万份。

二是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通过多种方式结合的模式,举办2023年广西高校毕业生“留桂就业计划”、“公共服务进校园”等毕业生主题招聘活动,为企业和求职毕业生双方搭建交流平台,拓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截至11月底,已举办线上、线下各类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58场次,组织招聘单位2615家次,提供大专以上岗位62500多个,高校毕业生求职42000多人次,提供一对一就业指导服务759人次,为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是健全全方位服务的就业驿站。为促进我市灵活就业人员就业,全面推进我市就业平台建设工作,将分布在我市群众“家门口”14个便民采样舱改建成“就业驿站”,每个就业驿站配备1名人社服务专员,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职业咨询、职业培训、就业信息等服务,全方位提高求职者的就业能力,打造“10分钟”就业服务圈。

四是组织各类职业技能大赛。技能大赛和创业大赛作为提升求职者技能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我局成功举办2023年广西“八桂系列”劳务品牌3+N专项职业技能大赛“合浦月饼师傅”劳务品牌专项赛,广西“八桂家政”劳务品牌专项赛北海选拔赛。选派优秀选手参加2023年广西“八桂系列”劳务品牌3+N专项职业技能大赛的全部8个专项赛竞赛项目,共获得金牌1枚、银牌1枚、铜牌1枚,优胜奖23个。

五是通过创业服务促进就业。截至11月底,全市共认定创业孵化基地15家,入驻企业1103家,带动4740人就业,发放各类创业补贴502.36万元。我局联合市教育局、市工商业联合会成功举办第九届广西创业大赛北海市选拔赛,选派优秀创业项目参加自治区决赛,荣获三等奖1个,自治区组委会授予我局优秀组织奖。除此之外,我局积极组织优质创业项目参加第三届广西农民工创业大赛,荣获二等奖1个,优秀奖1个。

六是搭建企业人才交流新平台。为进一步服务北海企业用工,破解企业引才难问题,我局创新模式,举办两场特色“向海聚才”人才活动。8月18日举办北海·向海聚才猎头对接会,猎企深度链接共商人才引进经验,5家猎头机构与33家企业成功达成猎企合作,拓宽本地企业精准寻觅人才的渠道。10月31日举办北海“向海聚才”产教融合人才发展大会,活动邀请了25家高校,30多家我市重点企业参加,政府搭台,校企唱戏,多家校企签订长期合作协议。

三、2024年工作计划

(一)落实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工程,促进失业人员、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2024年力争实现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2000人以上,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500人以上,就业困难人员就业900人以上。

(二)推进就业见习工作,打造就业见习平台,提升青年的就业能力,提高求职成功率。推动各类招聘会顺利举办,促进招聘会多元化、多样化,帮扶高校毕业生持续推进青年到基层就业工作,争取全市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帮扶就业率达到90%以上,在解决青年就业的同时壮大基层人才力量。

(三)2024年预计举办技能培训类赛事工作12场,开展各类培训6000人次;并将持续推进产业工人技能培训、全市新型学徒制培训、创业培训进校园活动等提升工人技能水平,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为企业减负。

(四)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就业见习基地等平台规模扩大、管理升级、效能提升,同步优化政策服务体系,抓好各项扶持政策落实,推动“新业态”就业工作。

(五)从服务体系、制度规范、服务便捷、智能手段和服务成效等五个方面持续推进北海市创建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的工作。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民生连着民心;劳动人民就业后的笑脸是就业部门温暖施策的目标,是我们人社局十年如一日不间断、无间歇暖心帮扶的最美定格。我局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继续推动多元化就业服务的发展,为求职者和用工主体提供更多的选择,进一步推动就业市场的繁荣,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 廖明:

谢谢田延学副局长的情况介绍。下面是媒体记者提问环节,请各位媒体朋友就你们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提问。


记者提问:2023年北海市就业优先政策促进充分就业的实施有哪些亮点?


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 廖明: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们请何海梅科长来回答。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能力建设科科长 何海梅:

我局始终坚持稳就业保就业工作主线,高质量推进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等各项工作,不断聚焦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今年以来也在不断的就业工作中获得了较好成效。例如,一是在“广西就业”平台绘制企业“用工需求地图”;二是实行“就业管家”服务模式帮促就业,建设就业驿站服务企业用工;三是举办北海·向海聚才猎头对接会,使5家猎头机构与33家企业成功达成猎企合作,拓宽了本地企业精准寻觅人才的渠道;四是举办北海“向海聚才”产教融合人才发展大会,促进校企充分合作提供“纳才”与“求职”双向选择的枢纽平台;五是成功举办2023年广西“八桂系列”劳务品牌3+N各项专项职业技能大赛,同时也成功举办第九届广西创业大赛北海市选拔赛。


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 廖明:

下面请继续提问。


记者提问: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压力大,针对这部分群体,有没有一些特殊的政策?


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 廖明: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请欧雄科长来回答。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科科长 欧雄:

与普通劳动者相比,就业困难人员在年龄、身体、技能等方面相对弱势,针对这一特殊群体的特殊情况,我们主要通过倾斜政策和分类措施这样一些举措,来帮助他们实现就业创业。具体来说,有五个方面的援助。一是就业援助。举办“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活动,开展就业帮扶。同时结合“互联网+”,灵活开展线上招聘,搭建平台促就业。二是技能援助。组织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三是岗位援助。开发保洁、保绿、保安等公益性岗位,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托底安置,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四是创业援助。对自主创业的就业困难人员给予税费减免、一次性创业补贴、带动就业补贴等。通过以上措施,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五是社保补贴援助。对灵活就业后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就业困难人员,给予不超过其实际缴费2/3社会保险补贴,补贴期限除对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可延长至退休外,其余人员最长不超过3年。


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 廖明:

下面请继续提问。


记者提问: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备受关注,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具体推行了哪些政策举措?


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 廖明: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请欧雄科长来回答。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科科长 欧雄:

今年经济持续回稳,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仍是我们重中之重的任务。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我们也协调配合,积极应对,做了大量工作,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市人社部门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负责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帮扶工作,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进行就业创业指导、岗位推介、职业培训、就业见习等服务,保证每位毕业生跟踪回访3次以上。目前,我市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7%,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帮扶就业率达到90.9%以上,各项指标目前均暂居全区前列。

推动落实就业见习工作。推进就业见习补贴发放是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重要举措。经各级人社部门审核认定为就业见习基地并吸纳毕业学年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含非全日制研究生)、中职院校(含技工院校)毕业生,离校2年内未就业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含非全日制研究生)、中职(含技工院校)毕业生以及16-24岁已登记失业的青年参加就业见习,按照每人每月1500元的标准给予就业见习补贴,对见习期满留用率达到50%以上的,提高标准至每人每月2000元,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12个月。截至目前,我市就业见习基地共启用73家,2023年全市发放就业见习补贴共计571.53万元。


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 廖明:

由于时间关系,记者提问环节就进行到这里。各位媒体如需继续深入了解具体情况,可与市人社局联系进一步了解。

最后,感谢媒体朋友们对我市就业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