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年,又到了新珠收获的时节。日前,涠洲岛、铁山港区部分珍珠企业的采珠场开始忙碌起来,我市2024年第一批南珠采珠工作全面拉开帷幕。
1月12日上午10时30分许,记者来到位于铁山港区营盘镇彬塘村委的北海市北山珍珠养殖有限公司的采珠场,工人正将一袋袋刚上岸的珍珠贝抬到秤上称重,一旁负责初步验收工作的人员立即记下重量。随后,工作人员从5袋珍珠贝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珍珠贝进行现场开珠检验。
北海市振兴南珠产业办公室(以下简称南珠办)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天来到现场负责初步验收工作的共有4人,分别来自市南珠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铁山港区政府和市珍珠行业协会,目的是确保初步验收工作的公开、公正、透明。他们对当天该批南珠的产量进行初步核算验收并贴条封存,待该企业当年第一批南珠采珠工作结束后,该批南珠将交由验收组进行最终核算验收,再根据企业全年南珠产量,按照相关标准为企业发放补贴。
随着采珠工人灵巧而熟练地用手中小刀一插一撬,珍珠贝的贝壳被撬开,一颗颗圆润光滑、闪耀着浅金色光泽的南珠从贝肉里被挤出来。北海市北山珍珠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邓绍松看着盛在盘子里的南珠,忍不住笑着向市南珠办工作人员竖起大拇指:“从目前情况看,今年我们的南珠产量预计有100多公斤。2022年以来,我们采用市南珠办推广的珍珠贝进行育珠后,南珠的产量和质量都较以往有了较大的提升。”
邓绍松告诉记者,1月11日开始采珠后,他们每天早上6时开船出海收珍珠贝,运回岸边后清洗、装袋,再送到采珠场开壳采珠,每天都要忙到下午6时许才收工。虽然累,但看着南珠的产量和质量一年比一年好,珠农们心里特别高兴。
据介绍,目前公司所养殖的春季插核贝近100万贝,其中部分已达到开采标准。1月11日起,公司组织工人开始新年第一批南珠采珠工作,预计2月底结束。秋季插核贝将在2024年6月至9月期间采珠。
记者现场了解到,珍珠贝从放苗、插核到采珠,通常需要3年时间,期间的台风、西南浪、高温天气等客观因素,都会导致南珠减产。取出来的南珠还需要经过清洗、初加工处理后,才能筛选出圆润光滑、质地较好的南珠,这些南珠将会进入珠宝市场,加工成平时所见的首饰。珍珠贝壳及螺肉按照相关标准加工成其他产品进入市场。
记者从市南珠办了解到,受疫情等客观因素影响,我市2021年和2022年南珠产量有所下滑。近两年来,市南珠办通过广西贝类站引进越南贝苗进行孵化并免费发放给养殖企业,促进南珠产量提升。2023年我市南珠产量为681公斤,根据相关政策为全市16家珍珠养殖企业发放奖励南珠养殖企业经费、补贴南珠养殖专项贷款贴息等相关资金共496.03万元。从目前情况看,2024年全市共有7家企业开展首批南珠采珠工作,预计到3月底结束。从目前开珠的情况来看,南珠的圆整度、珠层厚度、光泽度等质量指标都较去年有较大提升,全年南珠产量预计约650公斤。
版权声明:任何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北海日报社旗下《北海日报》及其数字报和微信公众号、微博、视频号、抖音号,“晚观北海”微信公众号,北海新闻网及其微博、北海通讯APP等媒体平台的作品(包括不限于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均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并支付稿酬。对侵权行为,北海日报社将采取维权措施,届时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侵权人承担。
版权合作联系电话:0779-2037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