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铁山港(临海)工业区获批第一批广西向海经济发展示范园区;据初步统计,铁山港区去年规上工业总产值1729.9亿元,比增7.1%,工业投资185.5亿元,比增30.5%;绿色化工、金属新材料、高端玻璃及光伏材料、高端造纸和新能源五大主导集群产业齐驱并进,构成铁山港区“中国工业百强区”第82名的底气……2023年,铁山港区在实施重大项目服务攻坚升级行动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两大主导产业脱颖而出
在铁山港区五大主导集群产业中,2023年的发展优秀奖颁给高端玻璃及光伏材料产业和高端造纸产业。
高端玻璃及光伏材料产业以信义玻璃、信义光伏等企业为龙头,正按照“一核+N辅”的产业布局,统筹推动下游关联产业集群化、集聚化发展。光伏产业已基本实现上游原材料开采及深加工、中游光伏玻璃生产、下游光伏组件制造协同发展,产业链逐步完善。值得一提的是下游光伏组件制造引进的产业龙头一道新能源科技(衢州)有限公司一道项目已经于2023年5月投产,达产后平均每月新增产值约5亿元。
铁山港区加快培育造纸化学品、造纸装备等配套产业,锚定“世界纸业看北海”的目标全力打造高端造纸产业基地。高端造纸产业初步形成以太阳纸业、玖龙纸业为龙头的产业集群,2023年产业累计产品产量达269万吨,产值累计160亿元。铁山港区还严抓高技术含量的特种用纸、高端纸深加工、物流贸易等产业、化学品造纸助剂、造纸装备维护等环节,打造“原材料采购、仓储加工、物流配送、产品销售”全链条立体网络。
个性化服务提升企业满意度
铁山港区全力实施重大项目服务攻坚行动,组建成立包括企业设立、选址、能评、环评、用地、用林、用海等21个小组,涵盖了项目开工前、建设中、投产后的全流程服务工作。市、区各级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开展多轮调研服务,走访重大项目43个、企业549家、个体工商户8095户,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协调解决了一批实际问题。
铁山港区充分发挥地方政府专项债4.3亿元的“撬动”作用,与一道公司创新采用政府平台公司代建厂房的合作模式,按照一道公司生产个性化需求,在广西范围内率先启动定制厂房建设工作,组织企业从设计到施工全程深度参与,企业实现了“拎包入驻”。
高位推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铁山港区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以“刀口向内”的决心,着力破解体制痛点、难点、堵点,建立健全服务企业平台和长效机制,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标杆工业区。
铁山港区四家班子领导“点对点”全覆盖上门服务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开展服务企业攻坚升级行动“企业家日”专场活动,“面对面”解决企业诉求,构建铁山港区有诉必应、接诉即办、务实管用的经营主体反映问题响应处置机制,经营主体诉求统一由12345“优化营商环境专线”受理转办,清单化解决企业诉求。开设政务自助服务大厅,完善政务服务帮办代办“直通车”机制,打造“老铁帮办”品牌,梳理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办事参考模板,开通优化营商环境“码上监督”,收集损害营商环境的信访(举报)问题,靶向施策、精准监督。铁山港区还大力实施“多证合一”“证照分离”“容缺受理”“一照多址”“一证多址”等多项改革,2023年,铁山港区新登记在业市场主体1968家,比上年增长33.2%。
2023年,铁山港区上下拧成一股绳,提高服务效率、精简服务流程,铸就我市高质量发展工业引擎,稳稳撑起经济快速发展的轨道,保持了作为广西重点园区的高速发展态势,保持了自治区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考核前茅的优势,为北海高质量发展再立新功。
全媒体记者:吴白桦
版权声明:任何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北海日报社旗下《北海日报》及其数字报和微信公众号、微博、视频号、抖音号,“晚观北海”微信公众号,北海新闻网及其微博、北海通讯APP等媒体平台的作品(包括不限于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均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并支付稿酬。对侵权行为,北海日报社将采取维权措施,届时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侵权人承担。
版权合作联系电话:0779-2037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