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方日报》报道,近日,一名测评博主未购买、体验带货博主的商品,就公开发表测评言论,结果被法院认定侵权,要求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2.3万元。
点评:所谓“第三方测评”,是指未取得国家检验检测资质认定及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组织或者个人。这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买前看测评”成了不少年轻群体的消费习惯,一些测评博主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消费者的期待中,看测评是为了货比三家,减少试错成本。但一些“第三方测评”既没有守住第三方的中立,也没担负起诚信责任,反而把测评做成了一门灰色生意。“第三方测评”是消费生态的一部分,也必然要在规范化道路上前行。这就需要监管部门、平台方以及消费者等多方主体协同发力。首先要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强化对于测评人员的审核,推进实名制与商品信息认证,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其次要加强平台监管,强化账号认证、内容发布审核,及时识别带货、广告等商业推广行为;此外还要加强行业自律,制定并发布相关职业规范,让测评标准更加科学透明,促进行业良性发展。“第三方测评”只有坚持以维护消费者正当利益为根本,当好供需双方之间的裁判员,不被各种各样的场外因素所干扰,才会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为消费提质升级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版权声明:任何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北海日报社旗下《北海日报》及其数字报和微信公众号、微博、视频号、抖音号,“晚观北海”微信公众号,北海新闻网及其微博、北海通讯APP等媒体平台的作品(包括不限于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均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并支付稿酬。对侵权行为,北海日报社将采取维权措施,届时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侵权人承担。
版权合作联系电话:0779-2037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