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评
贴心走心的公共服务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北京市公安交管部门对“一年内曾因驾车拨打接听手持电话等妨碍驾驶行为被记录或处罚的机动车驾驶人或车主点对点发布交通安全提示信息”。这是北京公安交管部门首次针对特定交通违法行为人启动个性化提示服务,第一批共有1764辆车辆驾驶人收到提示短信。

点评:特定交通违法行为人被依法处罚后,是否都已痛改前非?随着时间的推移,是否有人逐渐放松了警惕,再犯老毛病?这些问题值得重视和研究。交管发送“私人定制”安全提示,“点对点”给特定交通违法行为人敲敲警钟,着力增强其交通守法意识,防范风险隐患,预防交通事故发生,对特定交通违法行为人、对全社会来说,都是好事。诚然,交管发送“私人定制”安全提示,并非是遏制交通违法的“特效药”。然而,每一次“拉拉袖子”,都可能是对潜在交通事故的“釜底抽薪”。北京交管发送“私人定制”安全提示,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犹如春风化雨,于润物细无声中引导特定交通违法行为人摒弃交通陋习,引领文明交通新风。同时,在主动警务、预防警务的生动实践中,生动体现了推动交通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的思路,彰显了“主动跨前一步”的责任担当。防患未然的好思路、好举措值得总结推广。北京交管部门还应深入调查研究,多与广大驾驶人沟通交流,在对个性化服务效果进行科学评估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完善。


编辑:卫俊旭
相关稿件

版权声明:任何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北海日报社旗下《北海日报》及其数字报和微信公众号、微博、视频号、抖音号,“晚观北海”微信公众号,北海新闻网及其微博、北海通讯APP等媒体平台的作品(包括不限于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均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并支付稿酬。对侵权行为,北海日报社将采取维权措施,届时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侵权人承担。

版权合作联系电话:0779-2037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