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街区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一条老街、一处古宅、一棵古树、皆是时代的记忆,见证着千百年来的历史变迁。在北海市东部,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第一批广西历史文化名镇——南康镇静静地诉说着过往岁月的沧桑与辉煌。漫步在南康镇历史文化街区,仿佛穿越回那个商贾云集的繁华年代。这里骑楼林立,店铺相依,每一座建筑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
据南康镇文化站站长黄胜喜介绍,作为南康镇历史文化街区之一的解放路骑楼老街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为北海市唯一保存完好的乡镇级法式街道。沿街全是中西合璧的骑楼式建筑,建筑风格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式风格与骑楼建筑的混合,在传统的岭南建筑的基础上加上流行的仿欧装饰符号,临街两边墙面的窗顶多为卷拱结构,卷拱外沿及窗柱顶端都有雕饰线,线条流畅、工艺精美。临街墙面不同式样的装饰和浮雕,形成了南北两组空中雕塑长廊。临街楼房一楼为店铺,二三楼为住所,店铺前都留有架空的走廊连接,在街道两旁形成廊道,行人在廊道穿行可防晒挡雨。因楼房骑跨于街道两边,故称骑楼。
“老街曾是南康最繁华的地带,圩日时,小摊点会挤满整条街。”在解放路居住了几十年的老人覃文规回忆道。数十年前,解放路曾是十里八乡趁圩入市贸易的集中地,岁月变迁,繁华不再,它逐渐成为小镇里安静的一隅。
记者留意到,居住在这里的大多是年长的居民,他们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每当太阳升起,老人们便会聚在骑楼下的廊道上,或下棋品茶,或闲话家常。已经搬离的老人们也会在闲暇时回到这里,与老街坊们一同享受着这份宁静与安详。曾经的他们见证了这片商贾萃集之地的繁华,现在也维护着老街的整洁与秩序,传承着老街的文化与习俗,他们的身影与老街融为一体,成为了南康镇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在老街街角,绽放的三角梅慢慢爬上雕花的窗,青黑色的旧迹逐渐铺满斑驳的墙。这一栋栋骑楼,如同一部部生动的历史书,记录着南康的兴衰更替与人文变迁。如今,面对岁月的侵蚀与现代化的冲击,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南康镇镇长劳庆蓉告诉记者,近年来,南康镇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工作,制订了《南康镇历史文物古迹保护方案》,逐步建立、完善保护体系和管理制度,并设立了专项资金对历史遗迹进行保护与修缮。此外,南康镇还开展了历史文化街区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先后筹措了2600多万元完成了南康老街低压配电线路改造、供水、排污及路面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并积极谋划编制了历史文化街区整治项目以及特色小镇游客服务中心项目,力求在保留历史原貌的同时,赋予老街新的生命力。
全媒体记者:杨菲菲
版权声明:任何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北海日报社旗下《北海日报》及其数字报和微信公众号、微博、视频号、抖音号,“晚观北海”微信公众号,北海新闻网及其微博、北海通讯APP等媒体平台的作品(包括不限于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均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并支付稿酬。对侵权行为,北海日报社将采取维权措施,届时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侵权人承担。
版权合作联系电话:0779-2037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