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城事
银滩镇下村旅游持续火爆 生态成为乡村旅游的“金招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7月份起,银滩镇下村又迎来新一轮的旅游热潮,住宿、赶海的游客明显增多,村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这句话的分量。

7月底的早上6点,位于银滩镇下村靠近红树林一侧的民宿早已热闹起来:游客们穿着短裤短衫,戴着帽子,拿着赶海工具,愉快地走向不远处的红树林。红树林外面,便是面积广阔的滩涂。

“这里的海风特别凉爽,风景很独特,不同于我的家乡,有种很新奇的感受。”来自贵州习水的高中女生吕姝瑶说道。

下村一民宿的老板蔡振秀告诉记者,得益于下村海滩优美的自然环境,自入夏以来民宿的营业额明显上升,客房订房量爆满。“最忙的时候楼上15个房间全部住满了游客,大概有30多位客人。”蔡振秀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不仅是住在下村民宿的游客,一些从市区特地赶来赶海的游客也很多。为了服务赶海的市民游客,有的村民开始经营早餐摊档,有的村民出租赶海工具……

绿色的红树林和广阔的海滩涂成为了下村村民增收致富的“宝藏”。

据银海区海洋渔业执法部门介绍,下村滩涂一带,栖息着螺、贝、沙蟹等大量底栖动物,还有藻类、微生物等。它们相互依存,形成独特生态系统。2015年,自治区水产畜牧局将使用高压水枪进行捕捞作业列入广西禁止使用的捕捞方法;2018年,银滩度假区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大队正式成立,将打击高压水枪捕捞沙虫和取缔渔箔列为工作的重点。经过相关部门多年来不懈的努力,环境保护和滩涂的开发利用步入了良性循环。

如今的下村滩涂,沙虫和鱼虾变多了。下村、龙潭、白虎头、咸田等村村民靠着手工挖沙虫收入不断增加,出海捕捞的渔民收获更丰,沿海村民家家户户都建起了楼房,有的还建起了别墅。下村有闲置楼房的村民还自办或者出租给外来者经营民宿、餐饮业务,下村成为了一条名副其实的依靠良好生态吃饭的乡村旅游村。据下村党委书记、村委主任林怡有介绍,目前全村共有民宿经营户54户,仅出租房屋一项每年每户收入超过10万元;另有从事与旅游服务业相关的约有40户,旺季的时候每户每天平均收入500元。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下村发展旅游的“金招牌”。

全媒体记者:陆威

实习生:陆明桂

编辑:卫俊旭
相关稿件

版权声明:任何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北海日报社旗下《北海日报》及其数字报和微信公众号、微博、视频号、抖音号,“晚观北海”微信公众号,北海新闻网及其微博、北海通讯APP等媒体平台的作品(包括不限于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均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并支付稿酬。对侵权行为,北海日报社将采取维权措施,届时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侵权人承担。

版权合作联系电话:0779-2037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