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城事
蚂蟥沟黑臭水体整治后,环境变好了,鸟儿跟着来了——
​北海“闹市”中多了一处新的“鸟类乐园”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群鸟在树丛上飞舞。

鸟儿在树丛中飞舞。本报全媒体记者 廖德光 摄

草长莺飞,绿水长流。在高楼大厦的包围中,隐藏着一块闹中取静的湿地,这就是位于海城区群和红坎大细村的蚂蟥沟观鸟“宝地”。

“看,那一群停在树上的是八哥,那只是老鹰……”11月5日,在蚂蟥沟旁,资深观鸟爱好者石海成一边拿着望远镜观鸟,一边向记者介绍道,“现在蚂蟥沟观鸟点已经出名了,很多外地的观鸟爱好者都慕名而来,在这能看到许多不同品种的鸟类,非常美。”

记者在蚂蟥沟看到,所见之处都是草地、农田和绿树,时不时就看见一群群的飞鸟从树丛、草丛中冲向蓝天,还有不同品种的鸟类时而在空中盘旋,时而停留在树上,时而落在草地上,十分壮观。

蚂蝗沟区域位于北海市西北角城中村,处在主城区地势低洼之地,总面积约达490亩。这里曾经是一片臭水塘,经过我市对黑臭水体整治后,蚂蟥沟华丽蜕变,成为了北海市区里一个新兴的“鸟类乐园”。

“整治之后,蚂蟥沟的环境可好太多了。栖息地安全度高了,鸟类也越来越多,像常见的白鹭、池鹭、黑翅长脚鹬、青脚滨鹬,国家一级动物、极危物种黄胸鹀也会在迁徙季到此停留觅食,然后继续南迁。黑翅鸢、红隼等猛禽也经常见到。”石海成告诉记者,“现在一到春秋季节,全国各地的观鸟爱好者就会慕名而来,观赏、拍摄各种鸟类。”

在蚂蟥沟南边的草地上,隐约可以看到一个个小帐篷,拍鸟爱好者正拿着长焦镜头躲在帐篷内记录下各种飞鸟猛禽的精彩瞬间,一待就是好几个小时甚至一天。

蚂蟥沟观鸟点通过微信、抖音和小红书等媒体报道现已美名远播,吸引了北京、广州、成都、南宁等地众多的观鸟、拍鸟爱好者前来一睹风采。其中有一位成都的鸟友“豆哥”,慕名来到蚂蟥沟观鸟。她在蚂蟥沟看到了曾经几近消失的黄胸鹀、占领生态链高位的黑翅鸢、集群越冬的数种椋鸟、神秘的紫背苇鳽……这些鸟类都是她平时很少能遇见的。

“蚂蟥沟这个地方很难得,维持了‘荒野’的状态,在城市钢筋混凝土的包裹中犹如一片绿洲,给野生动物保留了自由生存的空间,这对于生态平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蚂蟥沟之行让“豆哥”留下了深刻印象,令她对蚂蟥沟这片观鸟乐园惊喜不已。

记者了解到,如今的蚂蟥沟茂盛的绿植草丛以及整治后的干净水流,给鸟儿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食物,如黄胸鹀吃草籽,椋鸟吃杂食(果、虫子等),紫背苇鳽吃虫子或者小鱼……而这也正是鸟类喜欢栖息在此的原因之一。

蚂蟥沟的华丽蜕变,切实改善了这里的生态环境质量。相信未来北海这个滨海之城会出现更多像蚂蟥沟一样的鸟类栖息地,吸引更多的鸟类栖息北海,与更多本地居民和游客共享北海独特的生态之美,爱鸟、护鸟,共同守护北海水清、滩净、岸绿、湾美的碧水蓝天。

全媒体记者: 翟坚求

编辑:罗钊毅
相关稿件

版权声明:任何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北海日报社旗下《北海日报》及其数字报和微信公众号、微博、视频号、抖音号,“晚观北海”微信公众号,北海新闻网及其微博、北海通讯APP等媒体平台的作品(包括不限于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均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并支付稿酬。对侵权行为,北海日报社将采取维权措施,届时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侵权人承担。

版权合作联系电话:0779-2037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