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城事
海城区逸夫小学举行主题教研展评活动 数字资源应用赋能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老师在优质课例展示现场与学生互动。 吴礼娜 摄

12月19日至20日,广西数字资源应用研究专项课题《“双减”背景下借助数字资源开展“三段式”课堂时间管理模式策略研究》成果汇报暨北海市海城区逸夫小学教育集团“数字资源助力海城‘364’智·慧课堂”主题教研展评活动在逸夫小学举行。来自海城区逸夫小学、第十六小学和第二十六小学的老师分别进行了语文、数学、综合学科(美术、音乐)优质课例展示,让学生回归课堂主要阵地,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发展。

在课例展示环节,来自逸夫小学的蔡小兰老师借助“八桂教学通”平台,通过图文并茂的课程设计,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大胆想象;第十六小学的陈彩宁老师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结合文本视频抛出问题,创设主题情景课堂教学。此外,其他老师带来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6的乘法口诀》等优质课相继展示。

记者在现场看到,老师们在精准调研学情的基础上,以“三单”促进“六学”,遵循“教、学、评”一体化的新课标理念,以及“数字资源助力海城‘364’智·慧课堂”大单元“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新样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

据悉,该活动以新课标为指导,通过授课老师课堂教学展示,带领学生们走进课堂,关注课堂,分析课堂,由老师代表进行评课议课,教研专家作点评指导,共同探讨如何充分利用八桂教学通平台实现资源的共享与合作,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教学,通过有效的教学评价和改进来提高教学质量。

海城区逸夫小学相关负责人表示,老师们利用“三段式”及海城“364”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进行高效的教学,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起到示范引领及辐射作用,使广大教师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学基本功、教学理念、教学思想、课堂教学有效性等方面得到更大进步,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识水平、教学水平和教研水平。同时,通过“减负提质”课例研讨活动,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课堂,真正践行了育人教育本质,推动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全媒体记者: 吴礼娜

编辑:罗钊毅
相关稿件

版权声明:任何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北海日报社旗下《北海日报》及其数字报和微信公众号、微博、视频号、抖音号,“晚观北海”微信公众号,北海新闻网及其微博、北海通讯APP等媒体平台的作品(包括不限于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均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并支付稿酬。对侵权行为,北海日报社将采取维权措施,届时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侵权人承担。

版权合作联系电话:0779-2037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