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城事
你呼我应 | 柔性监管地摊经济 “烟火气”与文明并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去年北海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卢恒提出了关于推动地摊经济发展和监管的建议,一年以来,北海的地摊经济都有哪些变化?1月13日晚,记者走访了外沙海市、新力美食广场、约北海·长青夜市、文和星光夜市等地,看到了繁华有序的景象。

“安保、保洁等这些都有专人负责,我们只管做好美食,大家吃得开心,我们干得也开心。”在约北海·长青夜市摆摊卖生蚝的邓春兰笑着说。

记者注意到,各摊点的经营者在制作美食时都戴着口罩,操作台切配、清洗、加工等分区明显,每隔十几米就放置有大垃圾桶……夜市环境变得更加干净卫生了。

“美食多,好吃又放心,我常约朋友来逛。”和朋友在文和星光夜市吃烤串的市民陈羽说。

记者采访了解到,海城区积极组织调配相关执法力量,通过定点检查、不定点巡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查看经营者是否有从业证件、食材来源是否合法、食品加工是否符合卫生标准等,确保食品健康安全。此外,海城区辖区内由第三方公司负责管理的外摆经营点有11个,摊位数606个,均借助市场化管理团队,有效提高夜市管理能力。

银海区按照“疏堵结合,规范管理,文明有序,便民利民”的原则,设置地摊便民疏导区,其中在银滩镇设立桂电、北艺、北海大道西延线等9个便民疏导点,共计497个摊位;在侨港镇设立籺仔街、侨北便民疏导区、小港北一路、侨港海滩夜市4个疏导区,共计163个摊位。并要求摊主签订《夜市临时经营承诺书》,明确经营时间,规范门前卫生等管理,确保城市卫生环境整洁和周边居民生活有序。

全媒体记者 :钟双莲 

编辑:罗钊毅
相关稿件

版权声明:任何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北海日报社旗下《北海日报》及其数字报和微信公众号、微博、视频号、抖音号,“晚观北海”微信公众号,北海新闻网及其微博、北海通讯APP等媒体平台的作品(包括不限于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均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并支付稿酬。对侵权行为,北海日报社将采取维权措施,届时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侵权人承担。

版权合作联系电话:0779-2037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