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图强 开放发展——北海被列为
全国首批进一步对外开放沿海城市40周年
女:各位听众,这里是北海广播电视台FM93.5新闻综合广播《新闻935》,我是嘉虹。
男:我是远浦。
女:今天是12月31日,星期二,农历十二月初一。
今年,是北海被列为全国首批进一步对外开放沿海城市40周年。北海,因向海而生,因开放而兴。开放的基因,让北海生生不息。40年的沧桑巨变中,北海演绎了哪些深刻的改革故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北海又将如何高水平扩大开放?今天的《新闻935》节目,我们推出特别节目——《向海图强 开放发展——北海被列为全国首批进一步对外开放沿海城市40周年》,邀您一起关注北海!
【向海图强 开放发展——北海被列为全国首批进一步对外开放沿海城市40周年,】
男:12月29日,合湛高铁广西段正式开工建设。来听记者的报道:
【出录音:(插入记者现场:这里是广西合浦县白沙镇,国家重点项目——合湛铁路广西段在这里举行开工仪式,这就意味着北海市180多万群众期盼已久的合湛铁路正式落地动工建设。)
市委书记蔡锦军在开工现场说,合湛高铁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发展向海经济”、“向海图强、开放发展”重要指示的重大项目,也是北海人民多年来翘首以盼的“命运工程”。蔡锦军:
(插入录音:项目建成后将使北海至广州的通达时间由6小时缩短至2小时。极大促进北部湾经济区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交流合作,对于广西深化东西部协作、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战略腹地、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合湛高铁项目作为一项重大交通设施工程,是国家“八纵八横”及沿海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正线全长约139公里,其中广西段长约62公里,配套建设北海联络线约15公里,将新设北海北站、白沙镇站、廉江南站和遂溪南站4个车站,并引入既有的合浦站和湛江西站两个车站,按高速铁路双线电气化标准设计,项目总工期为4年。
合湛高铁的建设,将大幅缩短北部湾地区与珠三角等地区的时空距离,为经贸和人员往来提供更加便捷的交通条件。北海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李斌施:
(插入录音:项目建成后,能够促进北海与沿海城市的产业协同,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共进的发展格局,提升区域的整体竞争力,吸引更多的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企业入驻,推动北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合浦县白沙镇是合湛高铁四个新设车站之一,对于合湛高铁的开工建设,当地居民充满了期待。
合浦县白沙镇副镇长——韦永孝:
(插入录音:这对白沙镇,特别是我们北海铁山东港产业园的发展而言,太重要了,不仅方便村民出行,也有利于我们引进项目、发展经济,拓宽就业创业的空间。)
合浦县白沙镇虎塘村群众——邹颖南:
(插入录音:想到有一天能在家门口坐上高铁,真的太让人期待了,能看到自己的家乡从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变成交通要道,非常地激动。)
40年来,北海市先后建成了深水港口、全天候机场、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以及服务农村群众的便捷地方路网,成为中国西部唯一同时拥有机场、铁路、深水码头和高速公路等立体交通网络的城市。
李斌施:(插入录音:通过我们这有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让我们北海的实体经济、工业经济得到最有效、最直接的支撑。)】
出《新闻继续关注n》版头:北海广播电视台fm935新闻综合广播,这里是《新闻935》,请您继续关注。
【向海图强 开放发展——北海被列为全国首批进一步对外开放沿海城市40周年】
女:冬日的北海“热气腾腾”,合湛高铁广西段正式开工、北海市产业园区集中开竣工一批投资1亿元以上的项目……这一幅幅生机勃发、欣欣向荣的景象,皆是北海改革开放40年来开放发展、向海图强的生动写照。
对外开放以来,北海便选定了发展工业的路子。沿海开放城市,无港何谈开放?
港口作为链接世界各地的重要枢纽,已成为我市发展向海经济的战略支点和关键所在。
走在北海港石步岭作业区,映入眼帘的是海面巨轮往来,码头龙门挥臂,货车穿梭装卸,集装箱堆叠如山。通过“抵港直装”模式,货物快速装船出口。现在,石步岭作业区是北部湾最繁忙的港区之一,货物年通过能力达780万吨。
是什么让南海之滨、北部湾畔的北海发生如此巨变?
时间回溯到1984年。这一年,党中央、国务院确定进一步开放由北至南14个沿海城市,作为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一个新的重要步骤。从此,作为广西唯一入列的城市,北海站到对外开放的前沿。
40年来,北海港不断扩容提质,码头泊位不断增加。至今,北海港域建成生产性泊位71个,全市万吨级以上泊位发展到20个,港口年货物吞吐量达5300.6万吨。
市长——李莉:
【出录音:西部陆海新通道北海联运中心开通运营,北海港域建成生产性泊位71个、10-15万吨级的开放泊位8个。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将港口大“流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大“增量”。】
【向海图强 开放发展——北海被列为全国首批进一步对外开放沿海城市40周年】
男:回顾北海工业发展历史,一件件里程碑式的事件让人难忘。
20世纪90年代,北海的工业经济以传统食品、烟花、制糖、建材、机械及日用品加工为主。1993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仅有42.48亿元。
老领导——帅立国:
【出录音:当时我来的时候(1990年),北海的人口只有20万,建成面积只有14平方公里,国民生产总值GDP才5个亿,财政收入才8042万元,引进外(资)才1072万美金,(北海的)工业也很落后。】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海坚持发展导向、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统筹推进面上对外开放,奋力重点突破,大胆创新试点,策划推进一系列接地气开放政策和措施,绘制七大“产业树”全景图,按图索骥,开展精准招商、重点招商,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显著成绩。
目前,我市正加快打造千亿级风电零碳产业集群,海工装备制造产业已成为加快北海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抢占新赛道,北海还瞄准了以低空经济为代表的未来产业,并引进联合飞机、银河无人机等项目为进一步开放发展积攒更多可能。
联合飞机集团公共关系总监——周霄月:
【出录音:我们会打造一个面向于东盟的低空经济应用示范区,同时还有我们的海上无人机的研发生产以及试飞基地。】
北海市工信局副局长——罗磊:
【出录音:绿色化工、电子信息、光伏材料、新材料、高端纸业、能源六大主导产业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巩固,生态铝、深远海风电及海工装备加快集聚,形成了“6+2”向海产业格局。】
经过多年的发展,北海已初步形成了临港产业体系,涵盖石油化工、电子信息、高端玻璃及光伏材料、新材料及高端设备制造、高端造纸、能源等六大集群,项目总投资达5600亿元。
市长——李莉:
【出录音:我们北海市域面积广西最小,创造了广西第二大的规上工业增加值、第三大的规上工业总产值。近五年,工业投资平均每年增速31.3%,现在已建和在建的百亿级工业企业有21个。】
得益于向海工业体系加速形成,北海工业发展呈现出“增速快、质量高、后劲足”的良好态势,已成为广西工业新的增长极。
市委书记——蔡锦军:
【出录音:发挥港口优势,围绕主导产业补链、强链、延链,着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装备工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重大项目为何纷纷“抢滩”北海?解锁北海“赢商”密码,玖龙纸业(北海)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对外报建负责人冯立辉一语道破:
【出录音:从项目签订、合同开始,到注册登记、项目立项、规划选址、用地申请、项目报建、开工建设、竣工验收等提供全链条跟踪制服务。】
近年来,北海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对标全国最高水平,持续推动营商环境领域改革创新,形成一系列有影响的改革品牌和改革经验。截至2023年,北海已连续6年在广西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中获第一名。
北海市行政审批局副局长——刘艳敏:
【出录音:近两年,北海市推动改革创新,全面推动了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助力北海经济高质量发展。】
良巢引得凤来栖。2018年起,北海工业总量连续6年稳居全区前三;北海工业投资近5年保持年均31.3%的高速增长;2021年至2023年,北海工业对GDP增长贡献率年均52.3%。
工业兴,百业兴,北海的向海经济跑出“加速度”。据统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1984年的5.16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1750.91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增长了82倍。
【向海图强 开放发展——北海被列为全国首批进一步对外开放沿海城市40周年】
女:1984年至今,北海城区面积从9.3平方公里扩大到111.24平方公里,增长近12倍;城市常住人口,则从16.7万人增加到现在的114万人。
市委书记蔡锦军的话掷地有声。
【出录音: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
近年来,北海着力打造宜业、宜学、宜养、宜居之城,投入40亿元新建、改扩建45所中小学和幼儿园;投入28亿元改造提升公立医院6家;投入18亿元改造背街小巷2266条、“三无”小区626个、老旧小区1015个;建设15个口袋公园、18公里城市绿道,把“民所盼”变为了“民所赞”。
海城区谭屋片区是北海城区里典型的居民自建房开放式老旧街区,2020年,北海市启动城市背街小巷提升畅通行动,包括谭屋片区在内的全市1887条背街小巷成为这次改造提升的“得益者”。
谭屋四巷居民——钟莲义:
【出录音:经过这一次老旧小区的改造以后呢,面貌可以说是焕然一新。】
海城区东街街道党工委书记——杨贞纯:
【出录音:改造后,样貌大翻新,群众得到了极大的受益,获得群众一致好评,成为我们北海市背街小巷改造的示范街区,2023年被评为全区最美街巷。】
出《新闻继续关注n》版头:北海广播电视台fm935新闻综合广播,这里是《新闻935》,请您继续关注。
【向海图强 开放发展——北海被列为全国首批进一步对外开放沿海城市40周年】
男:生态就是北海的生命。被列为全国首批进一步对外开放沿海城市以来,北海市逐“绿”前行40年,用自己的行动,在北部湾畔绘出了一幅美丽生态新画卷。来听记者的报道。
【出录音:2019年11月,北海投资1.3亿元,启动北海银滩中区岸线综合生态整治修复工程,修复沙滩岸线3.1公里,使十里银滩重新连成一片。全面治理后的银滩,提档升级步伐加快。
北海银滩景区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雷洁:(插入录音:不仅改善了银滩的生态环境,还增加了鸟类和栖息生物的种类、数量,使得生态系统更加多样和健康。)
2023年8月,银滩海湾入选全国美丽海湾优秀案例,是广西首次、唯一入选案例。
冯家江,作为北海的“城市绿肺”,承载着行洪调节、孕育近海生物的重要生态功能。在湿地公园内,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规划部、监测部部长邓秋香向记者讲述了湿地公园的变化。(插入录音:我是2013年10月进入湿地公园来工作的。当时,湿地公园这片红树林是处于一个开放的状态,红树林很稀疏,后面通过开展湿地保护建设管理,彻底改善了这一片红树林的湿地生态环境。)
近日,我国目前唯一的鲸豚类观鲸标准——“涠洲岛科学观鲸指南”在北海发布。
鲸类研究专家、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炳耀:
(插入录音:我们希望通过观鲸指南以及观鲸手册的发布,通过大家的共同的努力能够减少对布氏鲸的干扰,达到人类和布氏鲸的和谐共生。)
目前,北海的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北海冯家江滨海国家湿地公园累计监测到大型底栖动物207种、鸟类234种。正因为北海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至2023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连续4年排名全区第一,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连续两年排名全区第一。】
【向海图强 开放发展——北海被列为全国首批进一步对外开放沿海城市40周年】
女:良好的生态环境让旅游产品更具吸引力。今年1—9月,北海接待国内游客4370万人次,同比增长9.02%;实现旅游收入525亿元,同比增长9.96%。
北海人不会忘记。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视察时指出,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习总书记的话,肯定了北海的历史定位,明确了北海的文化定位,推动北海谱写出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海把文化北海建设作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铸魂工程常抓不懈。从2019年起,连续5年举办“文化北海”建设活动周,不断释放文化的巨大潜能。以海丝文化为纽带,北海还先后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文化交流活动,这座丝路古港在国际上大放异彩。
北海市旅游文体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才能:
【出录音:以海丝文化为纽带,北海先后出访瑞士、比利时、越南、英国等十多个国家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对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和传播作出积极贡献。】
北海,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沿海小城,发展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大旅游向往之城”,绘就出一幅北海文旅共融的繁华盛景图。
李才能:
【出录音:北海今年的旅游收入预计可超700亿(元),显示出了强劲的旅游经济活力。】
【向海图强 开放发展——北海被列为全国首批进一步对外开放沿海城市40周年】
男:进一步改革开放40年,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城市,北海成为了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生动缩影。
开放是北海最突出的优势。北海发展的潜力在开放、后劲在开放、未来在开放。新时代北海将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以开放的胸怀拥抱世界,融入全球价值链,展现蓬勃的活力,吸引世界的目光。
市委书记蔡锦军:
【出录音:坚持以向海经济为统领,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品质北海、魅力北海,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北海实践新局面。】
女:以上就是《新闻935》的全部内容,责任编辑吴海娜、周小芳,播音远浦、嘉虹,感谢您的收听!
版权声明:任何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北海市融媒体中心享有版权的作品(包括但不限于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须取得书面授权。对侵权行为,本中心将采取维权措施。
版权合作联系电话:0779-2037559
法律顾问:广西海望律师事务所
吴松周 简家艳 李仕伟 0779-3200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