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C11《游目骋怀 向海而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游目骋怀 向海而歌》

请听-音乐专题《游目骋怀 向海而歌》

女、开放前沿,脉搏涌动,

一道声音麦浪带你感受她的历史沧桑。

男、浪潮翻滚,乘势而上,

每一滴浪花都有说不尽的精彩。

女、1984年党中央、国务院确定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城市,

男、作为广西唯一入列的城市,北海站到对外开放的前沿,开始了意义非凡的旅途.

-----(咸水歌)压混 (歌词:渔船虽小能过海啰,疍家一代传一代啊、、、、、、)

女、40年前的北海,市区道路很小也很少,基本都是黄泥路,只有一个红绿灯,一个交通岗,出门主要靠步行或自行车。

男、40年的沧海航行中,北海,这座城市坚持以开放的眼光眺望前路,在创新求变中完成了一次次令人惊叹的跃迁。

让我们跟随灵动的歌声飞越大海,回望北海文化旅游乘风破浪的40年。--------《采珠谣》

1993年,担任第二届北海国际珍珠节开幕式总编导的赵士军认为必须要有一首歌让大众认识珍珠节,知道北海是一个美丽的地方。由付林、帅立国创作了歌曲《珍珠的故乡》,不仅是北海珍珠节的主题歌,也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北海最具有代表性的歌曲,歌词“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那是北海珍珠的故乡”,擦亮了“南珠之城”名片,提升北海文化形象。-------《珍珠的故乡》

开放的北海,吸引众多人才。1998年冯双白、廖美材创作舞蹈诗《咕哩美》,《咕哩美》把北海人的细腻情感、雄浑气魄和开拓精神,融入人物塑造之中,对北海风土人情和文化底蕴给予了观照和赞美。当年随着《咕哩美》的走红,北海开放包容、广纳贤才的城市形象也深入人心。-------《咕哩美》

“白浪逐风翻细雪,金阳照水起轻烟。”被誉为“天下第一滩”的银滩,在1984年还只是一片沙白如银的海滩和茂密的马尾松防护林带。在2000年获评为首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23年,银滩几度重大变迁后华丽转身,获得"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美丽海湾”等国字号荣誉。新北海人金灶沐创作的《银滩爱情故事》十里银滩见证美丽风景,白色银沙是你手捧的的爱情。----《银滩爱情故事》

集广府文化、西方文化、海洋文化于一体的北海老街一度萧条破败。2005年底开始修复骑楼街区,完善设施,为这条古老与现代相融合的百年骑楼街区注入了新的活力,展现出新时代下这条百年商埠的新风貌。曾荣获中国历史文化街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等称号,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一首《老街》诉说着历史留下的痕迹,展现青春走过的风景。-------《老街》

“秦汉明月照古港,乾江街巷的石板窄又长”,正是大型旅游景区“海丝首港”所在地。2021年建成的海丝首港,集海丝文化体验、全景交互式演艺、休闲旅游度假于一体,重现始发港两千多年前舟楫往来、商贾云集的国际贸易港盛景。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合浦年轻的音乐人萧全由他创作的歌《南珠乡韵》更是唱出了珠乡人的无尽乡愁。---《南珠乡韵》

涠洲岛是镶嵌在北海的一颗“海上明珠”,有万年火山喷发保留下来的地质地貌遗迹,1994年开始编制《北海市涠洲岛旅游区总体规划》,涠洲岛凭独特的生态之美火速出圈,分别荣膺 “中国十大最美海岛”, “和美海岛”、 “中国十大山海目的地”等诸多美誉。这首《涠洲谣》充满青春热情的歌词“说走就走 踏浪上涠洲” ,让无数游客上头,对涠洲岛流连忘返。-----《涠洲谣》

40载沧桑巨变,北海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北海,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沿海小城,发展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大旅游向往之城” 的滨海旅游城市,北海文旅品牌创建成果丰硕。北海旅游走出了一条政策推动、品牌引领、项目支撑、多元融合的创新发展之路,构建了“古、美、新、潮”的旅游发展新格局。-------《潮美如歌》

这次节目播送完了,谢谢收听。


编辑:颜玉华
相关稿件

版权声明:任何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北海市融媒体中心享有版权的作品(包括但不限于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须取得书面授权。对侵权行为,本中心将采取维权措施。

版权合作联系电话:0779-2037559

法律顾问:广西海望律师事务所

吴松周 简家艳 李仕伟 0779-3200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