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公摊不等于“两手一摊”
北海新闻·主播说,我是李鎏。公摊这事,这次真的摊上事儿了。近日,多地取消“公摊面积”的新闻迅速冲上了热搜。公摊背后有一套复杂算法,真算起来,绝大多数的购房者是两眼一抹黑。作为商业地产开发得比较早的城市之一,北海人对“公摊”这词格外熟悉,但就算把公摊面积算式摆在你面前,估计你也不一定算得出来。
天下苦公摊久矣。购房者对公摊的不满,长期以来都是存在的。这种不满来源于公摊比例的不透明和得房率的差异。不要说不同的小区公摊比例各不相同了,甚至同一小区的不同楼栋,公摊比例也有不一样的情况。普通的购房者不是精算师,不是专业人士,对公摊面积认知可能仅限于购房合同。他不知道公摊面积算法中的弯弯绕绕,但他知道明明花了不少钱,但买了个“短斤缺两”房子,就是这种不透明性、这种被剥夺感和不公平感,让大家感到格外不满甚至是愤怒。而取消“公摊面积”,最直观的好处就是购房者所购即所得,自然会一片叫好。
但问题来了,取消公摊之后怎么办?公摊背后涉及小区公共区域的产权、使用权和经营权,如果购房者不为公摊买单了,那么未来公摊的产权,使用权、经营权算谁的?这些,在制定政策时必须充分考虑,对公摊的“三权”和购房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清晰和明确的界定。如果对公摊只是简单一“消”了之,然后两手一摊,任由购房者和开发商互相扯皮,同样也是对购房者的不负责任。
版权声明:任何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北海市融媒体中心享有版权的作品(包括但不限于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须取得书面授权。对侵权行为,本中心将采取维权措施。
版权合作联系电话:0779-2037559
法律顾问:广西海望律师事务所
吴松周 简家艳 李仕伟 0779-3200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