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在学习电焊实操要领。 李君光 摄
3月16日,在北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统筹指导下,北海首届“就业村村通·杭萧钢构”电焊工订单班圆满结业。经过18天紧张的“理论+实训”相结合的培训,30余名学员成功通过国际EN287焊工认证考核,即将持证书奔赴粤港澳大湾区的重点制造企业就业,实现“结业即就业”的精准对接。这一成果标志着北海市“技能富民”工程正稳步推进。
此次订单班是北海市落实国家“技能中国行动”和2025年“技能照亮前程”专项行动的创新实践。在实施过程中,创新构建了“政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市人社局依托“就业村村通”智慧平台,精准匹配粤港澳大湾区重点企业的焊工岗位缺口与本地农民工的就业需求,采用“入学即入职”的订单培养模式,以理论教学与实操训练相结合的模块化课程开展培训,有效提高了培训质量和效率,培训就业转化率达到了95%,成功打通了企业“用工难”和劳动者“转型难”的双向堵点,助力劳动者实现从“体力型”就业向“技能型”增收的跨越升级。
“电焊技术堪称制造业的‘钢铁针线’,持证技工的月薪相比普通工人要高出60%。”市人社局负责人介绍,此次培训严格按照国际焊接标准体系进行。考核达标的学员都将被杭萧钢构(广东)有限公司聘用,月薪8000元至13000元,还有五险一金的待遇。来自铁山港区的学员小陈激动地表示:“18天的培训比自己摸索3年还管用。现在拿着国际认证去大湾区就业,我对全家奔小康更有信心和底气了!”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北海市将以此次订单班的成功举办为新起点,实施“十百千”技能振兴计划。在今年内,通过政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培育出百名“金牌焊工”,并带动千名农民工转型成为技术工人。同时,借助“就业村村通”智慧平台,将焊工、数控等紧缺工种的培训服务延伸到乡镇,构建起“家门口学技能、大湾区谋发展”的技能提升通道,书写技能改变命运的时代新篇章。
全媒体记者 :李君光
版权声明:任何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北海市融媒体中心享有版权的作品(包括但不限于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须取得书面授权。对侵权行为,本中心将采取维权措施。
版权合作联系电话:0779-2037559
法律顾问:广西海望律师事务所
吴松周 简家艳 李仕伟 0779-3200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