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春和景明,又是一年清明至。这个清明假期,人们纷纷归家扫墓,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今年众多市民选择更加简约、绿色的祭扫方式,避免铺张、攀比,防火意识也进一步增强,让清明追思更有温度,祭扫更加“清明”。
“从去年开始,我们家准备的祭品就减少了许多,只带了水果、点心之类的,采取简约的祭扫方式。”合浦县石康镇的张先生告诉记者。往年每到清明祭扫这天,张先生一家就得一大早起来杀鸡宰鸭,准备好金猪、纸钱、鞭炮等各种祭品,忙活一早上。由于先祖墓地在山林里,车辆无法直接到达,张先生与家人就得用扁担挑着满满的祭品走过去,十分辛苦。从去年开始,张先生一家决定祭拜从简,轻装入林,也改掉了从前烧大把纸钱的习惯。“仪式简化了,但我们对祖先的追思一如既往。”张先生说道。
一些市民表示,身边越来越多人逐渐改掉了“厚祭”习惯,准备三禽的少了,以往祭祖必备的烧金猪也改成了金猪造型的面包。市民蔡女士今年在仙人墓园祭拜时,发现其他前来祭祖的家庭也大多选择了鲜花、水果、点心这些简约的祭品。清明祭扫越来越‘清明’,市民群众多以简朴的方式表达对先人的思念、敬意。
据悉,今年清明前,我市继续向市民发出《文明祭扫倡议书》,大力倡导文明祭祀、绿色祭祀、安全祭扫,也有越来越多的市民响应号召,选择绿色低碳方式缅怀先人、寄托哀思。市民黄女士告诉记者:“我家不管是在公墓还是在村里祭扫,都已经好几年不烧鞭炮了,纸钱也买得比以前少了,省事又环保。”同样,老家在合浦县常乐镇的小劳也表示,今年自家祭拜最大的变化就是把烟花换成了手动的礼花,既省却了明火的危险性,又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合浦县廉州镇烟楼村的卫先生也表示,今年清明祭扫时的鞭炮声比往年少了,而且很多人在烧完炮等火星全灭了才离开,大家的防火意识增强了许多,祭拜更加文明、绿色。
记者采访了解到,为了增强广大群众的防火意识,我市消防部门还在重点林区通过张贴宣传海报、设置警示标识、开展流动宣讲等方式,引导群众采用鲜花祭祀、植树追思等环保方式替代传统焚香烧纸行为,将真挚的追思寄予先人,将美好的环境留给后代,共同营造绿色、安全的清明节氛围。
全媒体记者: 翟坚求
版权声明:任何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北海市融媒体中心享有版权的作品(包括但不限于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须取得书面授权。对侵权行为,本中心将采取维权措施。
版权合作联系电话:0779-2037559
法律顾问:广西海望律师事务所
吴松周 简家艳 李仕伟 0779-3200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