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城事
牢记嘱托 砥砺奋进!北海奋力谱写向海图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四月的北海,阳光明媚,草木葱茏。

铁山港公用码头塔吊林立,货车穿梭,集装箱堆积如山,机械作业声此起彼伏;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人流如织,一件件出土的汉代文物引人注目;北海金海湾红树林生态保护区群鹜飞天、蓝天碧海、红日白沙,画面宛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美意境。

这一道道风景,是北海向海图强、开放发展的生动注脚。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海时作出的打造向海经济、谱写新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篇章等一系列重要指示,指明了北海今后的发展方向和路径,让珠城儿女看到了北海蓬勃发展的曙光。

牢记嘱托、砥砺奋进。

近年来,北海以向海经济统领经济社会发展,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以文化引领讲好海丝故事,以生态保护筑牢绿色屏障,以向海图强构建产业体系,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17年的1044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1888.04亿元,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硕果累累,为谱写新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篇章作出北海贡献。

构建产业体系

聚力向海图强

春日的铁山港公用码头,货车川流不息,吊机不停装卸,生产线上工人们忙着分装产品,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4月17日,北海港口岸铁山港东港区榄根作业区1—2号泊位及南1—3号泊位顺利通过自治区对外开放验收。5个泊位同步开放,创下了北海港单次对外开放泊位数量最多的纪录,进一步提升区域物流枢纽的竞争力,助推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

向海图强,港口是龙头。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铁山港公用码头时指出,这里区位条件好、前景广阔,写好海上丝绸之路新篇章,港口建设和港口经济很重要,一定要把北部湾港口建设好、管理好、运营好。

新增泊位13个,新增货物通过能力3082万吨,大物流大产业临港蓬勃兴起,北部湾经济区门户港地位日益凸显;新增门机42台、岸桥4台、场桥24台、装船机1台,300多台套大型机械设备迎风矗立,来自世界各地的货物在这里高效畅通中转,煤炭、镍矿、木片、化肥等货物作业效率不断刷新纪录;开通桂东班列、“贵港—北海铁山港”“北部湾港—玉林”海铁联运班列,越来越多适箱货源融入两广航线,成功迈入集装箱吞吐量100万标箱的港口方阵……

一个个数据,是一份份饱含奋斗激情的沉甸甸答卷;一次次跃升,见证北海码头拓海扬帆、航程万里,持续赋能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取得的实绩实效。

近年来,北海围绕“四个一流”港口建设,高质量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高水平打造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大力打造向海经济,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提升综合能力,港口发生巨大变化,日益成为北部湾经济区重要的开放前沿和门户枢纽。

北海工业规模加快壮大,向海产业集群不断发展。2024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634.6亿元,较40年前被列入首批进一步对外开放沿海城市时已增长超千倍,总量稳居广西第三;2024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7%,高于全国0.9个百分点。

北海产业园区建设不断完善,优势产业加速集聚。2024年,北海片区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24个,新签约制造业项目投资总额240.8亿元、占全市签约项目总额的85.3%,高于全区整体水平15.9个百分点。2024年,全市产业园区48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其中百亿级项目3个;37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竣工投产、其中百亿级项目5个。此外,华电蓝水一期、常友科技投产,中车项目开工,三峡集团、金风科技等一批龙头企业落户北海,北海产业园区工业发展新高地逐步形成。

北海向海通道建设不断完善,港航建设稳步推进。如今,北海港域已建成生产性泊位74个,在建万吨级以上泊位15个,即将迈入亿吨大港。铁山港20万吨级航道(外海至啄罗作业区段)、石头埠作业区19号泊位工程、啄罗作业区30号泊位工程等一批重大港航基础设施开工建设。

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不断壮大,向海经济发展示范城市逐步形成,北海描绘的向海发展蓝图正在加快实现。

讲好海丝故事

展示珠城魅力

4月1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迎来了一场特殊的“团圆”——出土于合浦的国家一级文物羽纹铜凤灯在结束近两年的“京漂”后,正式回归广西古代文明陈列展厅,与另一盏铜凤灯共同展出。这两盏羽纹铜凤灯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此次是它们难得一见的合体亮相。

合浦,这座坐落在北部湾畔的千年古城,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之一。在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一件件当地出土文物,见证着合浦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早期始发港的历史,人们透过橱窗相望,与5000余件珍贵文物“时空对话”,仿佛可以探寻海上丝绸之路的“前世今生”。

海丝文化,历久弥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时指出,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建设要注重特色。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

深耕海丝文化资源,北海捷报频传。

《印象·1876》历史文化景区入选广西文化旅游改革创新优秀案例;高德古镇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白龙城遗址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合浦县草鞋村汉至六朝遗址入围中国考古新发现;合浦汉墓群与汉城遗址入选国家首批重要大遗址。

近年来,北海将博物馆建设作为“文化北海”建设的重大举措和重要抓手,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博物馆城市,建成了市博物馆及各类特色博物馆、陈列馆,成为公众了解北海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北海充分挖掘和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开辟北海近代历史文化系列陈列馆旅游线,在保持英国领事馆旧址、德国领事馆旧址等近代建筑群历史风貌的基础上,打造成为《印象·1876》历史文化景区,将分散的各陈列馆“串珠成链”,开发推出“1876”主题精品旅游线路,让公众加深对北海近代历史的了解。目前,北海共有各类特色博物馆、陈列馆、展示馆近35家,形成各具特色的贝雕博物馆、南珠博物馆、汉晟古兵器博物馆等专题博物馆。

北海先后筹措资金1000多万元,对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的文物陈列展厅、安防设施等进行改造提升,并在深入挖掘合浦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文物内涵的基础上,运用新媒体双管齐下打造“线上+线下”博物馆。目前,“线上博物馆”“语音导览”等内容已正式向公众开放,让公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线观看全景展馆,真正让文物“活起来”。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参观人数已突破128万人次,其中2024年参观人数达18.3万人次,同比增长15.5%。

丝路古港扬新帆,文化珠城展魅力。

近年来,北海大力挖掘海丝文化、合浦汉文化、南珠文化等特色文化,着力保护海丝文化遗产、深化文旅融合、打造文艺精品和文化品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底蕴愈深、魅力愈显。通过组织开展《合浦汉墓综合研究》等20个课题研究,相继出版《合浦海丝研究系列(第一、二、三辑)》共9本著作,其中《合浦海丝研究系列(第一、二辑)》书籍荣获第二十八届中国西部地区优秀科技图书综合类一等奖;出版《珠光琉影——合浦出土汉代珠饰》《枕水廉州》等书籍,其中《珠光琉影——合浦出土汉代珠饰》获得第二十九届“金牛奖”全国优秀美术图书奖铜奖。

2024年,北海入选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影响力城市年度榜单。

筑牢生态屏障

守护绿水青山

海滩辽阔,林木成群,白鹭在林间嬉戏。夕阳余晖下,漫步在北海金海湾红树林生态保护区的栈道上,人们能感受到一派祥和的自然景观。

北海地处广西南端,北部湾东北岸,三面环海,海域生物资源丰富,拥有红树林、海草床及珊瑚礁三大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红树林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固碳储碳、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享有“海岸卫士”“海洋绿肺”等美誉,这是北海良好生态环境的体现。

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海金海湾红树林生态保护区时指出,保护珍稀植物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一定要尊重科学、落实责任,把红树林保护好。

生态是北海的生命。近年来,北海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定不移地开展海洋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持续强化红树林保护管理,红树林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

北海不断完善红树林管理制度,出台《北海市红树林巡护检查制度》《北海市红树林联合执法工作机制》等制度,进一步明确红树林保护管理工作责任,强化红树林资源管护。2023年5月,印发《北海市红树林保护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完善红树林保护管理体系,将全市红树林保护划分为22个基础管理网格,建立市、县、乡、村的四级网格体系,提升红树林管理成效。

红树林是北海生态的“金字招牌”。

2023年,广西北海金海湾红树林湿地新晋成为国际重要湿地。截至2024年底,金海湾红树林湿地累计监测到底栖动物208种,累计监测到鸟类239种、比2017年之前增加了103种,且多次监测到世界极危鸟类勺嘴鹬及国家二级保护鸟类黑翅鸢、褐翅鸦鹃等。

2024年12月31日,北海市防护林场红树林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这是全国首个国家级红树林种质资源库,将有效填补我国国家级红树林种质资源库的空白。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北海现有红树林4701.59公顷,红树林面积约占广西总量的44.3%,位列全区第一。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发展向海经济已成为新时代北海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纲领、前行的巨大动力。

而今的北海,踏上新的赶考之路,必将牢记嘱托、砥砺奋进,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品质北海、魅力北海,奋力谱写向海图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全媒体记者:廖思宇


编辑:钟登芳
相关稿件

版权声明:任何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北海市融媒体中心享有版权的作品(包括但不限于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须取得书面授权。对侵权行为,本中心将采取维权措施。

版权合作联系电话:0779-2037559

法律顾问:广西海望律师事务所

吴松周 简家艳 李仕伟 0779-3200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