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城事
书香珠城添锦绣 魅力北海绽芳华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编者按:

今年4月23日是第三十个世界读书日。在春意盎然的四月,珠城以书香为媒,掀起了一场全民阅读的热潮。从“魅力北海·遇见书香”全民阅读活动的全域联动,到首届图书文化创意市集的非遗展示与健康服务;从智慧图书馆的便民创新,到校园“角色奇遇记”的童趣演绎;从古郡合浦的文化传承,到工会驿站的爱心赠书——阅读正以多元姿态融入城市肌理,成为北海文化发展的亮丽名片。

这些活动不仅拓展了阅读的边界,更通过“文化+科技”“阅读+生活”的深度融合,让市民在书香中感受城市温度。全民阅读的生动实践,正以创新方式融入市民生活。无论是孩童在角色扮演中邂逅经典,还是户外劳动者在驿站享受阅读便利,都彰显了北海推动全民阅读的诚意与创意。我们期待,这股书香之风能持续浸润珠城,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精神力量。

阅读遇见创意 传统碰撞现代 

文创产品受群众欢迎。 杨菲菲 摄

4月22日,由市委宣传部指导,市总工会、市旅游文体局、市新华书店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首届图书文化创意市集活动在市工人文化宫广场精彩开幕。活动现场人头攒动,书香与创意交相辉映,为市民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

记者走访发现,本次市集精心设置了五大特色展区:书展区陈列各类精品图书;文化创意产品展示区汇聚了图书文创、非遗文创、红色文创等多元创意产品;文创区展示前沿文创设计;非遗区展销烙画、沉香木枕、南珠等独具北海特色的非遗产品;美食区则飘散着竹壳籺、虾饼、海鸭蛋等本土美食的诱人香气,吸引众多市民游客驻足品尝。     

活动现场亮点纷呈:市新闻出版局与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联合开展“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主题宣传,通过发放手册、法律咨询、专业讲解等形式,向市民普及专利保护、商标注册、版权维权等知识;市中医医院设置义诊专区,医护人员为市民提供免费把脉问诊、耳穴压豆等中医特色服务,并赠送养生饮品,同时根据个体情况开具健康处方,从饮食调理、运动保健、疾病预防等方面给予专业指导,助力市民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全媒体记者: 杨菲菲

读领风尚 书香合浦 

4月21日上午,合浦县“读领风尚·书香合浦”读书周活动正式启动,将举办图书市集、阅读分享、非遗展览、文化讲座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据悉,今年合浦县以“读领风尚·书香合浦”为全年活动主题,于4月21日至25日举办读书周活动,通过部门协同、城乡联动、文化融合等创新举措,让全民阅读走进机关、企业、学校、乡村、青年团体、少年儿童等六大领域,推动全民阅读走深走实,进一步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此次活动的亮点在于以“联”聚能、以“融”创新。合浦县通过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城乡联动、媒体融合“四维推动”,构建全域阅读推广网络,实现资源整合与实效升级。读书周期间,将在县图书馆、廉州广场、还珠广场及各乡镇持续开展图书市集、主题晚会、非遗展览、文化讲座等活动,以图书为纽带,以文化为基石,将非遗、科技等元素串联起来,打造沉浸式阅读场景,吸引群众参与其中。

据悉,合浦县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北宋苏东坡的诗词到现代化阅读设施建设,文化传承与阅读推广相辅相成。目前,该县建有公共图书馆2个、乡镇文化站15个、农家读书屋244个、农家读书角5个,年均接待人数超过60万人次,服务时长逾4万小时,打造了便利的阅读环境。该县石湾镇东江村等7个农家书屋获评自治区提质增效农家书屋,2024年石湾镇东江村党支部书记傅宏湖获自治区“乡村阅读榜样”称号。

全媒体记者: 翟坚求

构建智慧阅读服务体系 “书香北海”建设更上层楼  

“这一本古籍居然在这里看到了,真开心!”近日,在北海大道智慧书房内,市民陈女士通过电脑打开向海之路特色资源库,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古籍《廉州府志》数字化版本。记者从市图书馆获悉,近年来,该馆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主阵地作用,通过智慧化转型与技术创新推动全民阅读深入开展,不断提升北海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助力“书香北海”建设迈上新台阶。  

在北海高铁读书驿站,来自南宁的游客张牟在候车时阅读了一本书籍,当收到动车检票通知后,他操作手机扫码,成功将这本书籍借走。“候车时可以借书看,没看完还可以借走带上动车,下车后直接在南宁高铁读书驿站归还,真的非常方便。”张牟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市图书馆将全民阅读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积极构建智慧阅读服务体系,拓展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通过“馆内阵地服务+馆外流通服务+网络数字服务”三管齐下,组织开展“珠城书友会”“珠城大讲坛”“走读广西”“文献活映”等品牌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在便民化阅读方面,市图书馆牵头创建北部湾经济区图书馆服务联盟,创新打造高铁读书驿站、城市智慧书房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通过突破传统场馆限制,将阅读服务嵌入市民生活场景,构建“15分钟阅读圈”。同时积极开通电子社保卡借阅服务,广大市民凭借电子社保卡即可享受图书借阅、数字资源访问等全流程服务,公共文化服务便利性、普惠性不断提升。  

在智慧化阅读方面,市图书馆实现社保卡与人脸识别、物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打造24小时自助借阅、智能门禁、无人值守的全场景服务模式;依托云计算与大数据分析能力构建读者行为画像,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智慧平台打通文旅数据壁垒,在景区嵌入数字阅读资源,推动“文化润景”特色品牌建设,引导群众提升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不断增强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截至目前,市图书馆已在全市范围内建成城市智慧书房7个、高铁读书驿站1个、图书流通点47个。2024年,市图书馆开放接待读者超100万人次、借还图书21万册次,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开放接待读者约18万人次、借还图书6万余册次。

全媒体记者: 廖思宇

角色奇遇记 书香满校园 

老师向学生介绍手绘制作的各类书籍阅读方法。 吴礼娜 摄

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海城区第二实验小学创新推出“角色奇遇记”主题阅读嘉年华活动。4月22日,校园内书香弥漫,学生们身着经典文学人物服饰,开启了一场沉浸式阅读体验。

活动现场,学生们化身孙悟空、诸葛亮、哪吒等文学角色,手持自制的角色卡片,兴趣盎然分享人物故事。从《三国演义》到《西游记》,从《哪吒闹海》到《中国古代名医》,一个个经典角色在校园中“复活”。三年级学生陈颖兴奋地说:“通过角色卡,我不仅介绍了自己喜欢的角色,还结识了新朋友,了解了新的故事。”

据悉,本次活动突破传统阅读模式,通过“沉浸式角色扮演+跨年级互动”的创新形式,引导学生深度理解文学内涵。各年级学生通过制作图书推荐卡、阅读思维导图等方式,推荐童话、寓言、名著等各类书籍。活动最后,学生们用“奇遇卡”记录阅读感悟。

该校负责人表示,读书活动已成为学校的传统,旨在让书籍成为学生的“心灵朋友”,在培养阅读兴趣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创造力与合作精神。活动不仅营造了浓厚的书香氛围,更让学生们在“角色奇遇”中收获了知识与快乐。

全媒体记者: 吴礼娜

编辑:罗钊毅
相关稿件

版权声明:任何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北海市融媒体中心享有版权的作品(包括但不限于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须取得书面授权。对侵权行为,本中心将采取维权措施。

版权合作联系电话:0779-2037559

法律顾问:广西海望律师事务所

吴松周 简家艳 李仕伟 0779-3200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