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涂上,人们往退潮的方向赶,一路上欢声笑语,挖沙声沙沙作响。这是北海赶海的热闹场面。
北海紧邻我国四大渔场之一的北部湾渔场,拥有约669公里的海岸线,滩平沙软,是上佳的赶海之地。笔者近日走访发现,北海的赶海队不觉间变庞大许多,除了当地渔民,还有从全国各地奔赴的游客。
赶海风尚刮遍北海海滩,游客在赶海中获得独特体验,渔民则把赶海做成生意经,各得其所。赶海热的悄然兴起,为深度游北海探寻出一条可行路径,也为广西打造旅游时节热点热线提供了鲜活的样本。
下村赶海队日渐增多
北海市银海区银滩镇下村,是赶海的网红村,海滩开阔,风光宜人。
下村村委主任助理李永权带路,笔者来到了下村海滩。此时,即便是旅游淡季,春寒余威犹存,但海滩上依然有不少游客,三五成群地赶海。
黄女士一行8人来自四川,老人小孩一起出动,有的提桶,有的带铲,正在海滩上兴冲冲地挖螺。“挖到了,是一个车螺。”小孩子满脸兴奋。
这片海滩盛产沙虫,但外地游客要挖到沙虫可没那么容易。
“动作要快,姿势要帅。”李永权从小就会挖沙虫,他现场展示了这项海边人的技能。只见他眼珠子快速扫描,观察滩涂上的动静,或者跺脚试探,当看到有小孔冒泡,他心知那里有货,于是迅速下铲,从小孔周边开挖,在十几秒内已下铲二三十次,挖出五六十厘米深的洞。
“它在那!”眼尖的围观游客看到露头的沙虫。李永权立即弃铲,俯身跪地,迅速伸手往洞里抓,说时迟那时快,在沙虫往深处钻,想溜走之际,把它揪了出来。
此时,沙虫成为游客相机下的“明星”,大家纷纷拍照。
“海滩上有很多当地人在挖沙虫,这让我们不仅体验赶海乐趣,也看到了海边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很新鲜。”黄女士说。
李永权介绍,下村所处位置得天独厚,连片的海滩有十几公里,有大片的红树林,无污染、生态好、风景美,已经是一个热门的赶海目的地。
在李永权印象中,下村2015年开始提供赶海服务,赶海的游客渐渐增多,2019年过后迎来爆发式增长,“刚过去的今年春节,来赶海的人很多,村里堵车,整片海滩都是人头。”
赶海向导成渔民新职业
正在度蜜月的朱先生来自江苏,他与妻子携手穿过翠绿的红树林,眼前是一片开阔的海滩。对他们而言,幸福在赶海中启程。
由于人生地不熟,朱先生请下村村民给他们夫妻俩当赶海向导。向导按照潮汐时间与顾客预约赶海时间,制定赶海路线,按赶海时长、人数收费,并保证赶海有所收获。
海滩是开放的,所有人都能进去挖螺,为什么游客愿意付费赶海?
“体验感好,就有人买单。”张清琪被称为下村第一个赶海向导,于2015年就开始向游客提供专业赶海服务。他告诉笔者,早年他在外地发展,但看到国外的一些赶海视频点击量很高,寻思着人们对赶海是很感兴趣的。于是他就回到家乡,想把赶海做成生意经。
最先不看好赶海向导服务的是他的家人,按照传统思维,赶海是一项谋生的苦力活:“赶海有时候要走很远,又累又晒,游客来旅游本来就想图个舒服,谁还愿意跟你去赶海,而且还要付钱!”
理念一变天地宽,张清琪相信有人愿意“花钱受罪”,因为深度游、体验游正在兴起,这是下村难得的发展机遇。
“许多人兴冲冲地去赶海,结果回来时两手空手,败兴而归,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哪里有东西挖,也没有掌握方法。”张清琪说,赶海向导选择好的赶海路线,给游客提供工具,现场教学赶海,讲述海边人有趣的生活方式,顺便科普底栖生物知识。
一个小时过去,朱先生与妻子已小有收获,桶里有螺、有蛏子、有蟹,还有最难挖到的沙虫,这令他们感到欣喜。
上岸,向导用清水清洗沙虫,调制酱料,让朱先生与妻子现场品尝了新鲜的沙虫刺身,美味瞬间在舌尖流淌。
给游客增强赶海快感体验,正是赶海向导工作的意义。村民们看到赶海也能做成生意,于是也纷纷效仿。李永权说,现在下村有赶海店30多家,均可提供赶海装备出租和向导服务。
打造广西时节热点热线
在北海银滩和侨港海滩,潮水退去,海滩上戏水和欢乐赶海的游客络绎不绝。沿着海岸线,岸上排布着民宿、露营营地、婚纱摄影和旅拍基地等,供游客休闲娱乐。
北海北岸金滩,高德红桥与海上夕阳交相辉映,美不胜收。这里也是体验赶海的胜地。沿着岸线,酒店、城市民宿密集,餐饮生意兴旺。
在北海,一片片海滩热闹起来,迎来一群又一群游客。
赶海,是渔民传统的生产方式,如今变成滨海旅游体验,带动了北海旅游产业的发展,赶海经济效应愈加显现。
张清琪早前只提供赶海向导服务,后来他发现还可以向游客卖住宿,于是在村里建了一栋面朝大海的民宿,有15间房间,节假日经常爆满。
如今,下村的民宿已发展约60家。村民们根据市场情况,不时推出“住宿+赶海”捆绑促销,提升消费的吸引力。
在下村,水木下村汽车营地负责人介绍,该营地以赶海引流,还推出研学、团建、露营、住宿等多元服务,营地最多时一天接待2000名客人。
今年初,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2025广西旅游年活动实施方案》,提出打造时节热点热线和特色鲜明的四季畅游主题。而北海的赶海热在暑期旅游旺季,以及五一、国庆黄金周节假日。
业内人士表示,北海赶海热不失为广西旅游时节热点热线的鲜活样本,但还需进一步加以扶持培育、规范管理、提升品质,打造特色品牌。赶海热可以引流,还要在如何促进住宿、餐饮等二次消费,甚至促进购买海产品等特产的三次消费上多下功夫。
对此,下村党委书记、村委主任林怡有正在谋划如何打造下村赶海品牌,比如策划举办赶海丰收节、赶海比赛等活动。同时他呼吁避免低价竞争,要通过专业服务提升游客赶海体验。接下来,村里还打算注册沙虫品牌,以赶海带动消费,促进村民增收致富。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覃鸿图
通讯员: 吴莲 黄胜平
版权声明:任何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北海市融媒体中心享有版权的作品(包括但不限于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须取得书面授权。对侵权行为,本中心将采取维权措施。
版权合作联系电话:0779-2037559
法律顾问:广西海望律师事务所
吴松周 简家艳 李仕伟 0779-3200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