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评
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能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

法治,是城市治理的基石和保证,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北海市委、市政府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谋划推进工作,一体推进法治北海、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北海市获评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在自治区组织的营商环境评估中连续七年排名第一;在全区首创涉法涉诉信访联动化解监督工作机制,成立涉法涉诉信访积案化解工作专班,成功化解了一批疑难积案,2024年信访量同比下降14.49%,各类矛盾纠纷调处率达98.9%。特别是围绕法治政府建设,进一步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推动各县区各单位制定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实现100%全覆盖,各级干部法治观念显著增强,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领导干部作为推进法治建设的“关键少数”,其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直接关乎党的执政根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乎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领导干部必须持续提升法治思维能力,不断夯实法治北海建设基础。

提高法治思维能力,必须进一步严格规范执法。法规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完成3批次40个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部门的制度机制“留、废、改、立”工作,完善了一批“立得住、管长远”的工作机制,为严格规范执法提供了制度保障。要把机制执行情况作为执纪监督的重点内容,确保领导干部依法依规办事。要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素质能力和执法水平,避免因执法不规范、效率不高造成群众损失。结合基层干部清廉为民行动,进一步规范基层执法队伍建设,强化执法监督,做到执法为民,提升执法效能。

提高法治思维能力,必须进一步保障公正司法。要把化解涉法涉诉信访积案作为公正司法的重要手段,对存疑或复杂信访案件实行全量审查,出具专业审查结论,把准化解方向,提出针对性建议。对存在执法司法问题或瑕疵的案件,依法启动纠错程序,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要加快数字赋能,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核心,以数据要素驱动为主线,以人工智能辅助为抓手,构建数智“办案+监督+管理”新格局,全面提升司法办案质效和公信力。

提高法治思维能力,必须进一步促进全民守法。要持续强化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培训,进一步健全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加强领导干部对法律知识的掌握,提升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应知应会法律知识学习,组织法律知识测试。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通过知识竞赛、文艺创作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替代传统宣传标语,真正把法治思想宣传出去,增强社会公众法治意识,营造全社会尊崇法治践行法治的良好氛围。(忠一平)

编辑:卫俊旭
相关稿件

版权声明:任何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北海市融媒体中心享有版权的作品(包括但不限于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须取得书面授权。对侵权行为,本中心将采取维权措施。

版权合作联系电话:0779-2037559

法律顾问:广西海望律师事务所

吴松周 简家艳 李仕伟 0779-3200365